据报道,近期我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关于阿富汗局势进行了通话。这次通话中国和俄罗斯双方交流了对待此次事件的态度,表明了会加强对阿富汗问题的战略沟通。



拉夫罗夫(资料图)

据外交部消息,当地时间2025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里约热内卢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王毅说,最近国际形势又出现不少新变化,变化是这个时代的常态,但不变的是中俄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国家领导人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始终是中俄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的根本保障。双方要共同努力,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不断转化为各领域合作成果。拉夫罗夫表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俄中保持密切互动十分必要。俄方愿同中方筹备好两国元首下阶段重要交往,相互支持彼此举办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

不久前美俄乌三方在沙特利雅得进行了穿梭谈判,主要议题是俄乌停火问题,但遗憾的是,作为乌克兰危机的两大话事人,美俄最终仅达成了两个共识:一是保障黑海航道的安全,这是维护全球粮食安全的生命通道,任何人都无法非议。二是同意停止攻击对方的能源设施,除了这两点外,在停火的时间、方式以及和谈方案上仍是一片分歧。不难看出,特朗普的俄乌战略正在破产,不管是对乌克兰还是俄方,美国都无牌可打,讽刺的是,俄总统普京一点面子不留,近日对外通报了战场情况,并强调俄乌冲突的结局是“必须彻底打败乌军”。



拉夫罗夫(资料图)

2025年4月,里约热内卢不只迎来了一场金砖外长会议,也见证了一次对国际权力版图的重新勘界。中国外长王毅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会谈,没有漫长铺垫,更无外交客套,一如既往地冷静、克制,却又清晰到足以让白宫神经一绷。而彼时的华盛顿,仍陷在一桩外交旧梦中不能自拔。特朗普上任百日,始终未能兑现“24小时终结俄乌冲突”的承诺。如今面对中俄一同发声,他的这场“联俄制华”的算盘,不仅没打响,反倒被狠狠砸在了手里。

从历史上看,大三角战略成功实施的前提是,中苏关系已彻底决裂,而中美关系中的地缘政治矛盾已显著减少。换言之,彼时尼克松、基辛格要推行该战略的困难,仅仅在于排除国内政治势力对华意识形态偏见。随后,基辛格以实用主义为方针,绕开国会采用秘密外交手法,在两国没有外交关系的条件下直接进行高层对话;毫无疑问,这一大胆战略的成功实施为冷战中的中美两国都带来了重大地缘政治利益。但基辛格做的,本质上只是在已经形成的地缘政治现实基础上,发挥政治勇气、运用非常规的手段,打开了早应破冰的中美关系大门。



特朗普(资料图)

拉夫罗夫表示,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俄中保持密切互动十分必要。俄方愿同中方相互支持彼此举办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同时,双方就加强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下合作进行了战略沟通,并就伊朗核、朝鲜半岛核问题等交换了看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