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无常,生意有常,“用户有需求,我们就继续推”
文|王静仪
编辑 | 施智梁
尽管受到关税战扰动,作为美国老牌车企的福特(NYSE:F),还是按计划在中国推出了全新的进口车。
在4月23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福特新款F-150猛禽亮相,这是一款自美国进口的经典越野皮卡,拥有适配不同地形的七种驾驶模式,在美国的售价至少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1万元),在中国的售价尚未公布。
因其越野性能和豪华配置,F-150受到越野爱好者和高端买家的青睐,2024年在美国总销量为460915辆,位居美国新车销量第二,仅次于丰田RAV4(475193辆)。此番新车引入中国,在中国的越野车爱好者群体里也引起广泛回响。
“用户有需求,我们就继续推。”江铃福特科技总裁、福特纵横主理人刘继升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但考虑到关税的波动,新车售价和交付时间尚未确定。
即便面临关税也要继续推出进口车型,因为福特很看好越野车这一小而美的细分市场。2023年8月,面向户外越野爱好者,江铃福特成立了渠道品牌“福特纵横”,油车电车都做,且定位高端,例如福特猛禽售价70万元以上、烈马售价30万-40万元。
车展期间,福特中国首席财务官(CFO)Ryan Anderson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公司的一些进口车型,如F150猛禽、林肯领航者等,受到了关税的影响,但公司大多数产品都在中国制造和售卖,“我们依然坚信中国市场”。
关税战的扰动下,这家百年车企的做法是:跟随市场的真实需求,继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加速车型国产化,持续提高供应链国产化率。
“外部环境我们是无法决定的,但是做生意要有持续性。我们已经跟工厂在讨论,怎样可以加速进口零部件的国产化,福特烈马最近已经快马加鞭地在做了。”刘继升说。
车型是否国产化,一方面要看销量规模,另一方面要看供应链的实力,尤其是涉及复杂技术时。刘继升举了个例子,福特F-150猛禽在北美卖得很好,因为有一组工程师专门做调校。
当前福特中国实行的是“轻资产”战略,可以简化为三项:聚焦标志性产品如越野车型,缩减产品阵容;借助中国产业链加速电动化转型;拓展中国整车出口业务。
以福特的拳头产品猛禽所在的皮卡市场为例,2024年行业整体销量才51.6万辆,但让刘继升觉得骄傲的是,即使燃油车整体销量下滑,过去一年,福特纵横不仅销量提升了23%,为而且每一款产品都没有以降价来增加促销。
福特在中国有两家合资企业,分别是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2024年长安福特的年销量为247035辆,同比增长5.97%。江铃福特未公布具体销量数据。
在出口方面,2024年,福特中国全年出口近17万辆,同比增长超60%,东南亚、中东和南美是出口的主要市场。林肯航海家车型专门在中国生产,并出口至美国等其他市场。
得益于福特在中国的销售以及出口业务,2024年福特中国业务的利润为9亿美元,这是福特中国时隔七年的首次全年盈利。
福特中国业务负责人吴胜波也顺势升职。2025年2月7日,福特中国宣布,在现有职责基础上,吴胜波将兼管福特汽车国际市场集团(IMG)业务,包括东盟、南非、澳大利亚和中东市场在内的国际市场。新任命有助于进一步理顺福特中国出口业务,提升福特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责编 | 王祎 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