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张女士投稿的故事:
去年七月的一个中午,天气非常闷热,我正对着空调吹凉,就听到隔壁传来的摔碗声,还有女邻居斥责婆婆的声音。
那天,我记不清他们婆媳俩是第几次吵架了,但自从这个做婆婆的来跟儿媳同住后,这家人就没消停过,几乎隔三差五都能听见争吵声。
这个婆婆叫周大妈,今年60岁,农村人,但她交了社保,每月退休金有1300多。
4年前,她的老伴突发心梗走后,儿子和儿媳就把她从乡下接到城里来生活。
说是跟着年轻人住,能照顾得到,还有城里医疗条件好,周大妈有啥病痛也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好话是这样说,但等周大妈住进来才知道,这哪是享福,分明就是来当“免费保姆”的。
周大妈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给儿子一家四口熬粥蒸馒头,然后送两个孙子上学,一个送幼儿园,一个送小学。
而送这两个孩子,得倒两趟车,来回加等车得花2个小时。
回到家要洗衣服、擦地板,准备午饭晚饭,下午简单睡个午觉,起来就得挨个去接孙子放学。
晚上吃完饭,给两个孙子洗澡,哄他们睡觉,快到10点了,还得去楼下超市抢打折菜。
因为儿媳从没给过正常的生活费,他们一家五口人,正常伙食开销一个月至少要2500元。
但她儿媳把钱管得很紧,有时候给2300,有时候只给2000。
每次给都是各种不舍得似的,一会哭穷,一会就算计周大妈:“妈你有退休金,爸走时也留了笔存款,我这钱不够,你就帮忙垫垫吧!”
而周大妈为了家庭和谐,也拿儿媳没办法,尽力为这个家各种省钱和贴补。
可越为这个家出钱出力,儿媳就越得寸进尺,渐渐地把小孩的一些花销也算到周大妈头上。什么午托费、保险费、学习用品花销,甚至小孩剪个头发,都要周大妈出钱。
去年五月,周大妈在小区里摔了一跤,膝盖骨裂了,还做了个小手术。
为了报销高一点,她儿子把周大妈转院到县城的定点医院。
周大妈住院了18天,而她的儿子儿媳只来过三回,加起来不过四天,大部分时间都是附近的女儿来陪护的。
医药费报销过后花了两万多,全是周大妈自己从存折里取的,儿女一分都没出。
出院后,周大妈在老家跟着女儿休息了不到一个月,可以正常落地了,就被儿子儿媳叫了回去。
可一回来,儿媳就想叫周大妈像往常一样,负责接送两个孙子去上学,说是他们夫妻俩都要上班,送完孩子上学,自己上班就太赶了。
周大妈表示她的腿还没彻底恢复,走不了太远的路。可儿媳却没管太多,说不过是出门走到公交站,其余都坐公交,没什么大碍。
就这样,周大妈也没理由拒绝,咬牙送起了两个孙子上学。刚开始走了太多路,膝盖骨就疼,走着走着就有点瘸腿一样,很难受。
好几次我在送小孩子上学路上,遇到了就会顺路帮周大妈送一个孩子去上学。她家的大宝和我的儿子是同个学校的,也是顺路的事。
因为帮了几次周大妈,一来二往我们的关系就熟络了。
我是全职宝妈,和周大妈就经常会约在一起买菜,唠嗑,打麻将啥的。而周大妈也拿我当知己一样处着,家里的一些事也告诉了我。
而这次大中午争吵的导火索,是她家孙子的作业本丢了,孩子被老师批评。
并且这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弄丢作业了,搞得老师不得不在群里批评家长,说做家长得用心,孩子丢三落四,家长就得好好帮忙收拾。
虽然没有直接点名道姓批评某位家长,但儿媳知道是自己儿子作业丢了后,就很生气,但她生气不是对孩子,而是把责任怪到周大妈身上。
说她不好好收拾小孩的作业,才导致孩子被批评,而她也顺带被老师教育,很没面子。
然而,周大妈记得明明把孩子的全部书本和作业都收进书包了,可儿媳非说是她没整理好。
周大妈觉得应该是小孩没写,故意说弄丢的。儿媳拿这话去质问小孩,这小孩竟跟风撒谎说写了,肯定是奶奶弄丢的。
为此,婆媳俩就为这个事吵了起来,后来儿子回来查小孩房间的监控,发现小孩晚上时,根本没做作业,而是把作业本丢到床底下去了。
真相大白后,儿媳也没认错,这让周大妈很是委屈。
中午也没心情吃,做好了饭菜周大妈就回房了,本以为这次儿媳会知道自己错了,吃完饭会收拾并刷锅洗碗。谁知,儿媳却让孩子去叫周大妈收拾,这让周大妈心里更憋屈。
洗碗的时候,心里一直在想事情,一晃神就把一个大碗给摔碎了。
听到摔碗声,儿媳就跑到厨房来,也没看婆婆有没有受伤,反而还大声说:“妈,你心里有气,可以别摔碗筷吗!”周大妈确实有气,就回了一句:“摔了就摔了,大不了再买个!反正我会出钱!”
可儿媳却受不了婆婆这样阴阳她,就嘟嘟囔囔吵了起来。
面对这样的儿媳,周大妈没有对骂,抓紧收拾完碎碗,就回房睡觉了。
而第二天中午,我正做饭,门铃响了。
打开门,周大妈拉着一背包站在我门口,手里还提着个褪色的蓝布包,里面装着几件旧衣服,跟我说:
“小杨,我要回乡下了,以后没机会打牌了,这里是我做的腌菜,送给你吃,感谢你这些天来的照顾。”
她声音沙哑,眼眶湿润润的,让我看了很是心疼,问她:“咋突然要走?在城里住着不好么?”
周大妈苦笑一声:“不走不行了,实在是这个家呆不下去了,还是回老家自己生活好!”
我说:“那你这样回去,儿子会给你打生活费么?”
周大妈这时却很硬气地说:“不用他钱,也不想靠儿子,我每个月1300元的退休金,足够养活自己了......”
我接过她的腌菜,本想邀她到家里坐一坐,我也收拾点东西给她。
结果正说着,还没等周大妈回话,电梯叮的一声响,她儿媳踩着高跟鞋从里面出来,瞥见周大妈,冷笑一声:
“要走赶紧走,别因为一点事,就四处说,自己要走的,搞得我们赶你走一样!”
周大妈听见儿媳这样说,就婉拒了我,说句告别的话,就进了电梯。
看着周大妈离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她刚来那会儿,总念叨着:“只要孩子们好,我苦点累点没关系,毕竟以后我是要靠他们养老的!”
可现在,这1300块的退休金,倒成了她最后的尊严。
周大妈回到老家后,就恢复了以前的生活,种菜养鸡养鸭。偶尔还会跟我视频,问问我过得怎样,然后又跟我打探她家两个孙子过得怎样。
在视频那头,我看着周大妈唠唠叨叨的样子,明显比在儿子家住的时候更放得开,说话也没了从前那种唯唯诺诺,显得更有底气。
她经常跟我念叨:“幸好当初听亲戚的话,交了这社保,不然要我老了,靠这样的儿子儿媳养老,真的不知要活成什么鬼样!”
而城里这边,周大妈的儿子却隔三差五会带着一些水果来敲我家门,打探周大妈的事。
因为周大妈把他拉黑了,他联系不上,总是问我能不能跟他母亲联系时,帮他说一下,说他们知道错了,想让大妈回来带孩子。
我看着他手里拎着的廉价水果,只觉得可笑——当初把老人当佣人使唤,现在又想起她的好了?
有时看见邻居的两个孩子,我总会想周大妈,想起她走那天说的话:“以前总觉得钱要留给孩子,现在才明白,攥在自己手里的才叫底气。1300不多,但够我吃饱穿暖,不用看人脸色。”
是啊,这薄薄的退休金,不仅是银行卡里的数字,还是我们晚年生活的尊严。对我们女性而言,更是在被伤透心后,还能转身离开的底气。
所以,再难都要让自己拥有一份社保,这样老了才能有尊严有底气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