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南海亮剑,中美军机缠斗近50分钟,台退将一语道破:美军机有胆来,当心有来无回!
近日,央视报道了中美军机在南海的一场较量,当时,美军正在我国周边海域挑衅,解放军南部战区的飞行员,驾驶歼-16战机,24小时不间断的处置敌情,双方缠斗了将近50分钟,最终成功将之驱离。
这也再一次说明,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解放军用身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守护祖国和人民的安全。
外军战机挑衅,歼-16强势应对
据报道,南部战区空军歼-16飞行员徐忠昌与战友在执行战备任务时,发现外军战斗机逼近我国领空。
面对挑衅,中国飞行员迅速反应,与外军战机展开近50分钟的空中缠斗。
台湾省陆军退役少将、著名时事评论员栗正杰分析称,此次交锋中,外军战机在缠斗约10分钟后便落入下风,随后被歼-16持续压制长达40分钟,最终被迫撤离。
这场被美军视为"意外"的高强度对抗,实则是中国空军精心打磨的"组合拳"。飞行员徐忠昌回忆,面对美军战机的连续挑衅,歼-16机组硬是把传统战机30分钟的极限对抗时间延长了近一倍。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在高速机动中还玩起了"贴身肉搏"——通过"追尾锁定""滚转贴近"等高难度动作,硬生生把对手逼得调头撤退。
【五十分钟猫鼠斗,谁占了上风?】
这场空中相遇,据说就在西沙永兴岛附近。而且,还是在一个不寻常的凌晨。美国出动的飞机,大家猜主要是F/A-18“超级大黄蜂”,甚至有人说可能是更先进的F-35。
那时候,美国的“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正在菲律宾海演习,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也闹得挺欢。这么一看,美军机这趟行动,明显是想“秀肌肉”,顺便给菲律宾撑腰打气,怂恿它在南海问题上继续跟中国对抗。
将近一个小时的空中周旋,这事儿本身就透着不简单。首先,这可不是什么“误打误撞”,更像是一次早就计划好的“硬闯”,故意要往中国岛礁的空域凑。再说了,就算中国战机都飞起来拦截驱赶了,美国飞机还硬是赖着不走那么久,这不是明摆着添堵,让气氛更紧张吗?
解放军飞行员的操作,据说相当专业也安全,一路紧紧跟着,直到对方彻底滚出相关空域。这既考验了飞行员的技术,也实打实检验了歼-16的本事。
岛内有个退役将领栗正杰就说,美国战斗机在这场交锋里,估计也就撑了十分钟就顶不住了,剩下的四十分钟,更像是在歼-16的追赶下狼狈逃窜。这话虽然是他一家之言,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对这次交锋的结果,心里都有杆秤。
美国那边事后那么低调,一声不吭,似乎也间接说明,他们在这场较量中没捞着什么便宜。本想来耀武扬威一番,谁知道,倒可能给中国空军当了回“陪练”。
那么为什么美军明知会被锁定,还要硬闯50分钟?为什么解放军不速战速决?答案藏在三个致命细节里:机型代差、规模压制、心理威慑。这场缠斗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大国意志的角力。
如果你是美军飞行员,被火控雷达锁定40分钟,你敢赌对方不开火吗?
歼16凭啥这么能打?光看装备就让人眼馋:霹雳-15导弹射程远得吓人,相控阵雷达能揪出隐身目标,还有电子战吊舱,简直是“电磁场里的恶霸”。
2025年3月,南沙美济礁附近,夜间巡航时,靠红外搜索系统悄无声息锁定美军RC-135侦察机。没开雷达,愣是用霹雳-10导弹的锁定信号吓得对手掉头就跑。这画面,活像黑夜里老猫戏弄耗子,刺激!
自主创新:从“跟随者”到“规则制定者”
从歼7到歼16,飞行员徐忠昌用2000小时飞行打破“代际魔咒”!
年均200小时魔鬼训练,空中格斗比吃鸡更刺激——滚转贴近、追尾锁定,每一个动作都是生死毫厘!他们说:“南海夜空,绝不允许敌人撒野!
歼-16的国产WS-10B发动机、先进航电系统使其综合性能超越俄罗斯苏-35,甚至迫使俄方要求中国限制出口以保护苏-35市场。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值得注意的是,那会儿的特朗普政府,正琢磨着跟中国开启新一轮关税谈判,想搞个新的贸易协定。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除了刷刷存在感,也被一些观察家解读为一种军事施压,想借此逼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
不过,这种一边想对话缓和关系,一边又在敏感区域挑事的做法,本身就挺矛盾的。
解放军歼-16在南海的果断亮剑,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决心有多大,实力有多强。就像中国一贯强调的,愿意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可要是对方非要侵犯中国的正当权益,那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较量,中国都奉陪到底。
美国要是真想让解放军的飞机、军舰别搞什么“危险抵近”,最根本的办法,恐怕还是先反省反省,自家的飞机军舰干嘛老往中国家门口跑。要是美军不非法闯入中国有关空域、海域,不威胁中国的主权安全,那所谓的“危险”,自然也就没处说了。
这次事件,连同中国后来的信息披露,无疑是在提醒美国方面,时代变了。想靠军事恫吓来换谈判桌上的好处,或者借地区紧张局势来捞国内的政治分,都可能是一种严重的误判。
在中国已经有足够能力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今天,任何一方要是还想在中国近海“不撞南墙不回头”,那么它所依仗的军事霸权,恐怕最终会在这里碰到硬钉子。
这场五十分钟的空中交锋,或许只是大国博弈棋局中的一步棋,但它折射出的力量消长和意志碰撞,却值得各方好好琢磨。南海的风浪,还会停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