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后的今天应以史为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映照现实,昭示未来。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回望,中俄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相互支援的那段历史令人动容。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所写,“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情谊,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似伏尔加河宽广深沉,成为中俄世代友好的不竭源泉”。
80年后的今天应以史为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映照现实,昭示未来。
他们在全面抗战之初援华
“他名叫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奥列霍夫,生于1912年,牺牲在1938年。”当缪磊在英烈碑上236个俄文姓名中找到奥列霍夫时,能很清晰地说出他的生卒年份。作为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说,“我们也找了他许多年”。
一个“也”字,道尽亚历山大并非只被中国人牵挂。“感谢你们在这么多年的找寻之后,终于找到了我。”这是亚历山大的侄孙阿列克谢·奥列霍夫的回应。
4月18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嘉宾参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图源:新华社
中俄双方都在找寻,中方在找寻亚历山大的亲人,而阿列克谢在找寻家族英烈、自己的祖伯父的相关信息。经过多方辗转、比对,阿列克谢在4月下旬接到了缪磊的电话,终于获悉牺牲时年仅26岁的亚历山大,英名镌刻在南京紫金山麓的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的英烈碑上。
抚今追昔,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之初,1932年12月中苏已经就对日双边军事合作频繁接触。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当年9月,苏联援华军事物资进入中国。紧接着,数千名苏联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来华。单从飞行员来看,为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先后参加援华航空志愿队,其中200余人壮烈牺牲。
在三峡库区万州风景秀丽的西山公园内,有苏联空军志愿队大队长库里申科之墓。习近平主席2013年访问俄罗斯期间,曾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深情讲述库里申科的援华往事。库里申科除了率领团队对日寇进行空中打击外,还肩负培训中国飞行员的重任。1939年,在突袭汉口日军机场后返航途中,库里申科因遭日机拦截牺牲。
他向苏联提供第一手情报
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提到苏联援华航空队“鹰击长空”,也提到“东方佐尔格”——向苏联提供第一手情报的中国共产党优秀地下工作者阎宝航。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动全面袭击,苏联卫国战争爆发。这与中共中央发给苏共中央的情报完全吻合,其中两份重要情报就来自阎宝航。
据国家保密局网站发布的《中共情报战线上的“佐尔格”》一文,阎宝航1895年出生在辽宁海城望乡台,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起,他在重庆受周恩来领导,组建秘密情报小组,设立秘密电台,重点搜集国际情报。这一工作是中共中央应苏共中央请求,选派阎宝航担任。
4月21日,行人走过俄罗斯莫斯科红场。图源:新华社
199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向阎宝航、阎明诗、李正文授予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勋章。而阎宝航早在1968年就已去世,享年73岁。这意味着俄罗斯破例向逝者授勋,足以证明阎宝航贡献之大。
中国和苏联分别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和欧洲主战场,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纳粹主义的中流砥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决定性贡献。历史证明,光明必将驱散黑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姜浩峰
编辑 深海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