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夫是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的一名数字化运维工。他说,作为一名现代化的石油工人,既要愿意穿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红工衣”,也要敢于穿技术革新、岗位创新的“白大褂”。


  2002年,23岁的刘可夫从技校毕业后成为大庆油田采油三厂电力大队的一名配电线路工。2021年,随着大庆油田加速发展数字化油田建设,刘可夫被调到数字化运维中心,成为一名数字化设备“医生”。自主研发小型光伏控制器,跨领域协作完成30余项攻关项目……刘可夫带领团队进行技术革新,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形成可复制的数字化经验。


  团队提出的“白大褂+红工衣”的创新模式,在全油田进行了推广,激发一线工人创新热潮。作为技能传承的“引路人”,刘可夫创新培训模式,设计仿真实验室,培训油田员工超万人次。


  如今在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的努力下,大庆油田设备国产化率提升至92%,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技术应用,助力大庆油田“绿色转型”。从“人拉肩扛”的创业年代,到科技赋能的创新征程,不变的是“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何山、焦蕾、王杨佳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