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的结婚人数已经出炉,总共610.6万对,同比2023年下降20.5%,2023年是768.2万对。如果再拉长时间周期来看,610.6万对,其实就是1980年有完整数据来,单年度最低值。

而且从数据图上面可以一目了然。多年来,结婚对数一直呈现着明显下滑趋势。

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7万对,2023年结婚对数因为疫情的累计效应,回升至768万对,但与2013年年前相比,依旧是接近减少了一半。

所以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便是,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结婚了?究竟是谁杀死了年轻的结婚、生育的欲望?

深入分析,这背后的原因挺多,但很多都无解。



1、年轻人数量减少和适婚人口性别比例失衡

七普数据显示,中国80后、90后、00后存活人口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年轻人数量明显下降,而其中,处于黄金结婚年龄的90后群体的减少,加剧了结婚对数的下降。

2、适婚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男多女少。

根据七普的数据显示,男性比女性多了3490万人,尤其是20-40岁这个群体,男比女多了1752万,这是宏观数据上不争的事实。

另外,我国平均初婚年龄的不断攀升,也是导致结婚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比如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的平均出婚年龄是28.6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而且这几年的数据还一直在上涨,尤其是在部分城市上涨的幅度特别快。

比如湖北襄阳,202一年,男性平均出婚年龄为35.2岁,女性34岁,这已经都快赶超日本和韩国。

所以说,年轻人不着急结婚也是当前结婚率持续下降的原因所在。

3、为什么不愿意结婚了呢?

首个原因就是结婚成本太高了,现在谈结婚就要面临高彩礼,高房价,光这两项就压的年轻人喘不过气。另外,巨大的生存压力也是让很多人无法从容地面对婚姻和生育的原因所在。

网上有一篇关于结婚花费的调查文章,其中有3000个已婚人士总结了自己当年的结婚花费,均值达到33.04万。这个数字是2024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倍。

而结婚之后要面临的就是高昂的养娃成本,这也是无法绕开的硬性支出,按照机构给出的计算结果,城市里面要养大一个孩子,养育成本平均66.7万元;如果是在上海,北京的话,养育成本甚至高达百万。即使农村再便宜,一个孩子的成本都要36万。而且这还只是养大到17岁,如果要算到本科毕业,估计哪怕是在农村,要养大一个孩子起码都得四五十万。

如果我们将养育成本对比人口GDP,看一看全球的情况:

韩国是7.79倍,中国是6.3倍,日本是4.26倍,美国是4.11倍,德国是3.64倍,瑞典是2.91倍,法国是2.24倍,澳大利亚是2.08倍。

也就是说,我们的养育成本仅次于韩国。至于婚房就不用多说了,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30以上,普通人想要实现买房不吃不喝,起码都得30年以上时间。

除了结婚成本的居高不下以外,现在的年轻人还有一个新的考量——

4、结婚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婚姻的本质就是一份合同。

领证结婚,就相当于签了契约,从单打独斗开始变成合伙机制,以后就要共同收益,共担风险。

以前的婚姻制度就扮演的是这样一个角色,为双方提供了增长和抗风险的能力。

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婚姻的抗风险能力似乎在逐渐减弱。以前结婚的两个人一起抵抗风险,现在结婚本身就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我们的爷爷奶奶那一辈,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两个人结婚,共同努力,大概率会比单身过的更好,两个人的抗风险能力也会比一个人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到了我们父母那一代,社会条件有所改善,机遇也更多了,虽然结婚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对方的家底,但对未来预期也更为乐观,大家都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实现生活品质的提升。

但是到了我们这一代,情况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婚姻作为一种结盟合作的形式变得不那么稳固,人们更加谨慎婚姻的风险和收益。

比如有的人担心自己遇人不淑,损失了自己的家底;有的人担心婚姻可能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还有的人觉得婚姻生活可能降低自己的自由……

总之,如果在一个时代,当年轻人感觉到不结婚,一个人也可以过得相对自由和舒适,时,他们对结婚的意愿肯定会大大下降。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现在年轻人谈恋爱的比例已经远远低于二三十年前,因为一旦结婚就要面临买房、买车、养孩子等一系列的额外开支和压力,这就使得很多人开始怀疑,婚姻是否真的能够给他们带来增量和幸福感。

尤其是当前经济波动,职业变动都可能对婚姻的稳定性造成冲击,这就会加剧大家的肯定思维——两个人在一起并不一定能够创造更多的增量。

那么大家就会质疑婚姻的价值和意义。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单身或延迟结婚。

而且还有一个数据,在一份调查问卷当中显示:真心不打算结婚的占比只有23.34%,哪怕是被近年舆论引导“不要做婚驴不要走进婚姻会不幸”的女性,比例也就24.98%;

透过这个数据,可以说明一点:普通人的主流心理上仍然认为,结婚生子才是正道。只是现实挤压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说白了,眼下的不婚趋势是被动的,由现实所倒逼。

当然,这几年各地也在出台大量的措施,鼓励结婚,奖励生娃。只是这种措施能不能改变这种问题,显然有点难,更或者说,很多问题本身就是无解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