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印度袭击了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九个地点,印度政府称,这是对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分子营地的精确打击”。
印度媒体称,总理莫迪整夜持续关注了此次“辛杜尔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表示,印度从本国领空发射导弹,遭袭击的地点包括两座清真寺。
巴基斯坦军方今天上午表示,袭击已经造成至少26名平民死亡,46人受伤。
巴基斯坦包括首都伊斯兰堡在内的所有主要城市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巴基斯坦7日宣布关闭全国领空48小时,全国范围内所有航班已被立即取消,全国所有学校和教育机构停课。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卡瓦贾·穆罕默德·阿西夫(Khawaja Muhammad Asif)称,巴方已击落了五架印度战机和多架无人机。
其中包括三架达索“阵风”战机、一架苏霍伊“苏-30”战机和一架米高扬“米格-29”战机。
他说,一些印度士兵被俘。
冲突之前,印度空军有36架“阵风”战机,这也是印度空军最新装备。
报道称,这是印度军方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损失,并有可能进一步升级。
印度方面目前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在巴防长公布相关消息后不久,总台记者自巴基斯坦方面了解到,巴击落印度战机数量升至6架。)
阿西夫表示,遭到袭击的都是民用设施,而非印度所称的武装分子营地。
他说他已邀请国际和当地媒体前往被袭地点,“亲眼看看这些地方是否有恐怖分子营地”。
阿西夫还说:“如果印度退让,我们肯定会结束这场紧张局势。但只要我们受到攻击和炮火袭击,我们就必须自卫。”
巴基斯坦信息与广播部长塔拉尔7日向英国广播公司(BBC)回应称,印度已经“越过了界限”。
“这次袭击毫无道理,是绝对盲目的侵略行为”,塔哈尔说道,“我们当然会进行报复……我们将从地面和空中进行回应。”
印度表示,今天的袭击是对上个月帕哈格姆袭击事件的报复。
帕哈格姆袭击事件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热门景区帕哈格姆发生袭击。
26名男子遇害,其中多数为印度游客。
这是印度20多年来最严重的平民袭击事件之一。
印度总理莫迪强烈谴责,称袭击“令人发指”,并发誓要将肇事者绳之以法。
印度总理莫迪5月6日宣布,印度将“切断”发源于其领土并流入巴基斯坦的河流的水源,以报复印度克什米尔发生的致命袭击。
莫迪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印度的水以前都是向外流的,但现在要停止向外流,以服务印度的利益,用于国家。”
各国发言人发声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表示,巴基斯坦“完全有权对印度强加的战争行径做出强有力的回应,而且确实正在做出强有力的回应”。
谢里夫在一份声明中说,全国人民与巴基斯坦武装部队站在一起,士气高昂,斗志昂扬。
“巴基斯坦民族和巴基斯坦武装部队非常清楚如何对付敌人。”
“我们绝不会让敌人的邪恶图谋得逞。”
据巴基斯坦政府宣布,总理已于今天(周三)上午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应对措施。
对于此次冲突,各国发言人纷纷作出回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今早便做出回应,对今天凌晨印度的军事行动表示遗憾,对目前事态发展感到担忧。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邻居,也都是中国的邻国,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外交部发言人强调,“我们呼吁印巴双方以和平稳定大局为重,保持冷静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也对记者表态:“很遗憾,我们刚刚听说这件事。我猜人们已经预料到会发生些什么,因为过去的一些事情。他们已经争斗了很长时间。”
“我只是希望它尽快结束。”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随后表示,目前还无法就形势做出评估,“局势仍在不断变化,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当前正值美国致力于对抗中国不断上升的影响力之际,印度是美国的重要合作伙伴。
而巴基斯坦则是中国坚定的盟友,被称为“巴铁”。
巴基斯坦也是美国的合作伙伴,不过自从美国于2021年从阿富汗撤军后,巴基斯坦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最近几天,华盛顿敦促这对拥有核武器的邻国相互合作,缓和紧张局势,达成“负责任的解决方案”。
在4月22日巴控克什米尔发生袭击事件后,包括特朗普在内的美国高层领导人向印度表达支持,然而也没有直接指责巴基斯坦。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表示,秘书长高度关注印度在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行动,呼吁两国保持最大限度的军事克制。
“世界无法承受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对抗。”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由来已久,焦点集中在两国有争议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
自1947年英属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以来,该地区一直冲突不断。
1948年,交战双方同意停火,将克什米尔划分为印度控制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控制的“阿扎德克什米尔”。
然而数十年来,克什米尔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叛乱,成为全球军事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印度指责巴基斯坦实施跨境KB主义,助长了克什米尔的分裂势力;
巴基斯坦则表示,它只是向那些希望从印度独立出去的克什米尔穆斯林提供道义上的支持。
中澳之间最新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