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厦门苏迪曼杯的落幕,中国队也是豪取四连冠的荣耀。
但是一场关乎着羽毛球未来的改革风暴即将席卷赛场。
而世界羽联的新主席巴达玛 利斯瓦达恭正式走马上任。
同步也是正式带来15分试行的方案,也是引发羽毛球从业者的热议。
这场本质是对于积分规则的改革,或许会成为羽毛球这项运动的转折点。
01
早在之前,国际羽联就已经宣布在今年的4月到10月份。
一共有10站世界羽联的三级赛事和国家级别的锦标赛中。
要率先试行“三局15分制”最新积分改革规则。
目前,最为广大羽毛球爱好者熟悉的比赛规则。
正是三局两胜,并且每一局都是21分制的比赛规则。
但是目前比赛的弊端也是比较明显,冗长的比赛饱受诟病。
国际羽联最新提出的这个“15分”制的计划也是为了改变。
最新的规则指的是三局两胜,每一局就15分。
每一球单独得分的计分方式,由此和之前的就有了区别。
相应的休息换边时间,单局封顶分数等都是有了改变。
要知道现行的21分制度是在2006年正式确定。
如今已经施行了差不多20年的时间,为什么一定要改变规则呢?
世界羽联秘书长伦德对此次改革做出了一些解释。
如今赛场上的顶尖选手能够在场上持续比赛输出的时间高达90分钟。
自从2006年确认21分的制度以来,随着运动员身体体能和技术的提高。
单场比赛的时长已经从开始平均的45分钟猛涨到70分钟。
而最新推出的15分制,分为3局15分,预计将缩短30%的比赛时间。
这对于运动员的负荷是巨大的降低,同时对于羽毛球的观赛体验也有提升。
其实这并不是世界羽联第一次改变规则了,只是之前都没有成功。
02
根据世界羽联技术委员会的声明,最新的“三局15分制”包含三项关键调整。
第一就是局内的休息节点将从之前的11分提前至8分。
单局休息间歇时间将会大幅度的缩短。
二是单局封顶的分值设定在21分,当出现平局时。
也就是说当双方的比分出现14比14平时。
想要获胜那一方必须连拿2分才能赢下该局的胜利。
三是决胜局继续沿用现行的11分换边制度的规则。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这并不是国际羽联首次想改变计分方式。
此前,在前任国际羽联主席丹麦人拉尔森的推动下。
多次尝试过想要精简羽毛球的赛事规则和赛事。
早在2000年之前,羽毛球一直施行的是三局两胜的15分发球得分制度。
那个时候就因为经常性出现双方打到凌晨的拉锯而饱受争议。
到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世界羽联一度将15分制换为发球权的7分制。
并且将之前的三局两胜变成了五局三胜制,本以为会改善观赛体验。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种赛制又出现了一种尴尬情况。
总是出现“换发球,没人得分的”尴尬场景,遭到多方的反对,也未能施行。
在经过接二连三的改革失败之后,在2005年羽联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思量之后。
最终推出了如今的21分每球得分机制,并且在次年正式施行运用到如今。
经过长达20年的运行,虽然未存在多么大的问题,但是比赛时间过长。
在2008年和2021年,世界羽联又两次推出五局三胜11分制。
但是在投票之中均未超过三分之二的票数,宣布没有通过。
之后世界羽联改变思路,在部分的青少年的比赛之中施行11分。
对于羽联的强横做法,招致了多方的抵制和反对。
为什么世界羽联明知很难改变仍然多次想要改革分制呢?
目前主流的说法是,缩短比赛的时间,让羽毛球更加符合传播。
不单单是电视的转播,而且更要符合互联网的传播需求。
只有传播才会有关注,有关注才会有商业的赞助。
前主席拉尔森就多次表示,过长的比赛时间会导致观众提前离场。
其实对于改革那历来都是充满争议的。
03
世界冠军,国乒女单名将周蜜就倾向于支持改革。
她认为如今的羽毛球是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任何一项运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要结合时代做出变化。
更何况现在的体育运动都要配合电视和互联网进行播出和转播。
而且15分的赛制更有利于进攻强的选手,或许会增加观赏性。
并且高手之间的容错率也会变得更低。
临场状态的好坏也成为关键,开局只要打出气势,逼迫对方出错。
或许就会出现更多的爆冷机会,也是增加了看点和话题度。
但是以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将的李宗伟为代表的运动员表示强烈反对。
李宗伟表示目前的21分制已经被广大的球员和球迷都已经接受。
突然改变计分制度不仅会让一些球员难以适应,严重改变了羽毛球的性质。
李宗伟更是直言世界羽协如果真的改变分制,那么羽毛球就不再是羽毛球了。
其实如果真的能够施行15分的制度,那么每局减少6分的消耗。
可能对于如今31岁的丹麦天王安赛龙这类高龄球星那是量身定制。
同时对于国乒的石宇奇和陈雨菲来说也是极大地利好。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有韩国一姐安洗莹要吃大亏了。
因为安洗莹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慢热的选手,之前还有机会慢慢追赶。
但是如今就需要更早地去进入比赛状态,一旦状态不再,也是逃不了被横扫。
但是目前只是提出了改革和在一些联赛之中进行尝试。
如果真得要施行下来,还要看2026年世界羽毛球联合会议大会上进行投票决定。
不过中国队的态度并没有任何改变,历次改变都是以不变应万变。
新生代选手魏雅欣就直言,管她是21分还是15分,我的目标永远是把对方打服。
或许真正决定羽毛球未来的也不是那记分牌上冰冷的数字。
而是羽毛球这一项运动能否在数次变革中守住热血竞技的初心。
结语
羽毛球或许还是要向隔壁的乒乓球多学习一下,毕竟顺应时代才能更好的发展。
对于本次羽毛球的改革风波你是如何看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