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杭甬联动,惠民利企实实在在。记者今天从市发改委了解到,经过前期征集梳理后,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第五批惠民利企事项清单已正式印发至相关单位,这也是两地连续第五年发布惠民利企事项。今年的惠民利企事项清单包括多式联运物流体系优化、职工医保账户家庭共济等9个具体事项,年底前都将一一兑现,为企业合作和群众往来提供便捷。
杭绍甬医保家庭共济将实现互绑
在惠民方面,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将实现跨区域绑定。在杭州、宁波、绍兴参加职工基本医保的参保人员,可通过家庭共济绑定关系,授权其在杭绍甬参保的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用于支付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的个人负担合规医疗费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个人缴费,以及使用除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外的预防性免疫疫苗费用。
在利企方面,杭甬将新增两项互认和一项通办。其一,医疗器械注册人在杭州和宁波地区开展委托生产时,杭州和宁波的药品监管部门将建立检查互认机制。其二,开展境外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文件两地互认。
依托道路运政“一网通办”、交通运输电子证照、交通“一站式”增值服务专窗,杭甬将实现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跨市域转籍、换发、注销全周期通办。司机师傅可直接在当地办理上述业务,不用再来回折腾。
此外,杭绍甬三地还将协同建设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深化种业强链补链合作,支持三地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推动“四港联动”云平台提能升级和杭甬多式联运物流通道建设。
杭甬已联合推出56项惠民利企事项
2021年以来,杭甬连续五年推出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惠民利企事项。截至目前,已有五批56项惠民利企事项政策出台,从一件件“关键小事”撬动区域协作大局,为杭绍甬三地企业发展和群众生活增添不少获得感。
“获得感”如何体现?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2021年推出的首批惠民利企事项,实现了杭甬两市参保人员免备案直接结算医疗费用。此后短短两年,杭甬每年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增加了近1.5倍,杭州已成为宁波参保人异地就医的首选地。
再如第三批惠民利企事项中的商品房、二手房等高频登记事项异地通办,依据合作协议,2023年杭绍甬互相为对方城市人员办件7.31万件,惠及不动产权利人13.83万人,节约中介代办、交通等成本数千万元。
企业的获得感同样明显。根据首批惠民利企事项要求,杭甬持续推进杭州港区-乍浦港区-宁波港区“海河联运”模式,加快多式联运体系建设,为企业降低外贸物流运输成本。“从下沙港出发,经乍浦港到宁波舟山港,货物可以直接进码头,不产生杂费,运输费也更低。相比走高速公路,算下来每个柜能省800元,一年5000个柜就大概是400万元。”杭州金松优诺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政说。
第二批惠民利企事项建立的杭甬产业链供应链保供服务机制,则旨在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当年共帮助367家企业协调了418条运输保障、复工复产诉求,成功解决松下家用电器、新华三、海康等185家企业201条运输保障诉求,涉及物资648万件,价值63亿元,发放工业企业通行证14828张。
杭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携手杭绍甬三地相关责任单位,全面落实第五批惠民利企事项,并根据群众、企业的需要,广泛征集、适时启动谋划新一批惠民利企事项,通过联动发展共建共享,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高质量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
来源:杭州日报
编辑:陈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