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特朗普在4月初挑起了“全球关税战”,貌似针对所有美国的贸易伙伴,但却在对70多国予以豁免之后,将中国列为了重点打击对象。咱们曾经指出,特朗普此举有三大目的:1、施压产业链迁出中国;2、尽可能的降低美国的贸易赤字;3、通过区别对待,建立“反华关税同盟”。特朗普如此明目张胆地针对中国,咱们当然不惯着,一方面坚决回击特朗普的关税战;另一方面完全拒绝与美国进行任何谈判。
应该说,中国的强硬立场出乎了美国的预料之外,也导致美国出现了股市下行、通胀加剧的现象,就在咱们等着超级大国“玩火自焚”的时候,中国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微妙变化。据“玉渊潭天”5月7日的报道,何立峰副总理将于5月9日动身访问瑞士,期间将与美国财长贝森特就中美经贸问题举行会谈。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突然就同意与美国进行谈判了?
首先,与特朗普的态度松动有直接的关系。4月25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专机上对记者表示,“中国必须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否则他不会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结果遭到中国驻美大使馆的驳斥,要求其“停止威胁讹诈”。5月5日,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华关税战已达到效果,“会在适当时间降低关税,否则,你永远无法与他们(中国)做生意”。
其次,在与美国的关税战中,中国也的确承受了一定的损失。中国始终认为,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关税战无论对美国还是中国,都没有半点好处。比如说,2025年的行业报告显示,关税战爆发之后,珠三角电子企业平均裁员10%-15%,部分企业甚至裁员30%。比如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指出,美国对华加征145%的关税,将拖累中国GDP下降0.49到0.98个百分点,“传统出口行业就业压力显著”。
最后,中国也不希望因为关税战而与美国提前摊牌。一方面,美国财长贝森特4月28日表示,“中国应当主动降温,迈出第一步”,“我们兜里还有一套升级对抗方案”,“包括对中国实施禁运”。另一方面,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之后,印巴危机就爆发了,目前双方已大打出手,战火可能会向巴控克什米尔蔓延,影响中巴经济走廊。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战有失控的迹象,中方也不希望过早摊牌。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只是同意与美国进行接触,而并未做出任何让步,商务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得很清楚:
1、目前中美紧张的经贸关系,是由特朗普政府“乱搞”造成的,中方不过是“捍卫自身权益”,才不得不“采取有力反制”。
2、此次中美经贸会谈,不是中国主动提出的,而是美方“不断放风”,不断向中方传递信息,而中方考虑到“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与消费者的呼吁”,才“决定同意的”。
3、“中方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决心不会改变”,并奉劝部分正在与美国进行谈判的国家,“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不如“共同抵制”美国的霸凌。
从发言人的表态来看,中国的态度依旧坚决,就算是谈判,那也是“应美方强烈要求”,且中方不打算做出让步,中国还是那句话,“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任何对话谈判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