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的第一要诀就是做好利益分配,让肉分到最应该吃它的人的碗里。
——坤鹏论



第十三卷第四章(2)

原文:

当时苏格拉底专心于伦理道德的析辩,

他最先提出了有关伦理诸品德的普遍定义问题。

解释:

当时的苏格拉底正在致力于伦理和美德的议题,

他率先提出了关于伦理各品德的普遍定义问题。

即寻求对它们作出普遍定义。

原文:

早先的自然学家德谟克利特只在物理学上为热与冷作了些浮浅的界说,

于定义问题仅偶有所接触;

至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在以前研究过少数事物——例如机会,道德或婚姻——的定义,

他们尽将这些事物连结于数。

解释:

早些时候的自然学家德谟克利特只是在物理学关于冷与热作出了一些肤浅的界定,

关于定义的问题也仅仅是偶尔接触到;

德谟克利特关于冷与热的定义主要体现在他对感觉和物质本质的理解上,

他认为,冷和热是主观感觉,而不是物质本身的性质。

“按照意见有热,按照意见有冷,按照意见有颜色、甜和苦;按照真理只有不可分割的原子和虚空。”德谟克利特这样说道。

在他看来,因为大小、形状、次序、位置使得同一性质的原子构成了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

所以,只有重量、密度和强度等性质才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也就是第一性质。

事物的所有其他性质,比如:颜色、温度、气味、口味、声音等,并不是它们本身固有的。

因为原子本身并不存在颜色、滋味和冷热的区别,因此由它们组成的物体本身也没有这些性质。

这些都是我们的感官和感觉能力决定的,都是我们加在物质身上的配料,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主观现实,这就是第二性质。

而毕达哥拉斯学派在之前研究过少数几个事物的定义,

比如什么是机会、什么是美德或什么是婚姻,

他们统统将这些事物的原理与数关联在一起。

毕达哥拉斯学派为数学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比如这里所说的:

7是机会,代表未婚的处女,象征幸运和机遇,

7这个数字既不是由母亲所生,如2或4这样的偶数,也不是由父亲所生,如3或5这样的奇数,而是直接来自万物之父的顶点——数字1。

8是和谐、爱情和友谊,和谐即美德,

因为8由4和4组成,而4在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体系中代表着正义和宇宙的创造者,

因此“8”也就成为了和谐与完美的象征‌,

5是奇数和偶数,雌性与雄性的结合,代表婚姻。



原文:

这是自然的,苏格拉底竭诚于综合辩证,

他以“这是什么”为一切论理〈综合论法〉的起点,进而探求事物之怎是;

因为直到这时期,人们还没有具备这样的对勘能力,

可不必凭依本体知识而揣测诸对反,

并研询诸对反之是否属于同一学术;

解释:

这是正常的,苏格拉底致力于综合辩证,

他把“这是什么”作为所有理论的起点,继而探求事物的怎是;

也就是这个阶段的苏格拉底正在寻求逻辑推论,

而所有逻辑的推论的出发点就是一个事物是什么。

由于到这个时期为止,人们还不具备这样对比勘探的能力,

就不可能凭借实体的知识去推测众多的对反之物,

并讨论是否这些都是属于同一门学术;

换言之,因为那时还没有辩证的力量使得人们离开一个事物是什么来思考对立,

以及研究是否有一门学术是研究对立的。

原文:

两件大事尽可归之于苏格拉底——归纳思辨与普遍定义,

两者均有关一切学术的基础。

解释:

两个重要课题都尽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归纳推理及普遍定义,

这二者都关于所有学术的基础。

这是一段非常有名的论断,

其中亚里士多德明确地表述了,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贡献以及对理型论观点的形成的推动和影响。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