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报道,4月28日上午,国新办就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2024年,来自美国的高粱、玉米、大豆等粮食进口量占我国内粮食消费量的比重很低,而且基本都是饲料粮,这些品种的可替代性较强、国际市场供应充足;同时,国内粮食储备资源也很充足。即使不采购美国的饲料粮和油料,对我国粮食供应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关于粮食,我们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粮食流通体系,加强政府储备管理,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2024年粮食产量更是首次迈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完全能够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美国农场(资料图)
这句话犹如重磅炸弹,美国农民悬着的心彻底“死”了。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等美媒4月28日报道称,在中方发出这一表态之际,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来自中国的农产品订单不断被取消,美国农民或将失去中国这一至关重要的最大市场。代表美国农民的主要出口贸易组织美国“农业运输联盟”,其执行董事弗里德曼哀叹道,从干草种植户到水果和坚果出口商,再到种植棉花和硬木木材的农户,美国农产品订单被取消的普遍情况,已经不能用“即将陷入危机”来形容,而是“一场全面爆发的危机”。
美国天然气行业同样受到冲击。自2025年2月以来,中美液化天然气运输彻底停滞,迄今已超过70天。中国转向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签署新的天然气进口合同,以确保供应稳定。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合作规模显著增加,而与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项目也在加速推进。美国液化天然气行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不亚于农业行业。中国的需求转移让美国天然气企业陷入困境,库存积压和价格下跌成为行业的主要问题。此外,美国政府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费”的政策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危机。
美国财长贝森特(资料图)
在此背景下,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财长贝森特日前和亚洲开发银行(亚行)行长神田真人举行双边会晤,贝森特在会晤中直接开门见山,要求亚行停止向中国提供贷款。除此之外,贝森特还强调了“全方位能源战略”的必要性,就民用核能融资问题与神田行长交换了意见。很明显,美国这还是软硬兼施那一套,如果放在以前,成功的可能性或许会很高,但现在已经两极反转,美国的声誉和影响力大不如前。如果亚行不想自毁城墙,就不会做出那种糊涂的决定。
美国当前面临严重的财政问题,国债预计到2025年突破36万亿美元,财政赤字率曾高达7.3%。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希望通过让亚行停止对中国贷款,迫使中国接受“发达国家责任”框架,从而分担美国的债务压力。据统计,中国在2025年2月又增加了235亿美元美债。此外,美国一直通过芯片禁令、投资审查等手段遏制中国的技术发展。亚行在2023年向中国提供了约14.3亿美元的贷款,这些资金主要用于环保和区域互联互通项目。
美国财长贝森特(资料图)
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之一,长期以来是美国国债的重要持有者。然而,近年来中国逐渐减少了对美债的持有比例,转而投资于其他资产。这一趋势让美国感到不安。贝森特在会晤中释放出“关税不会持续太久”的信号,显然是试图吸引中国重新增持美债。美国在持续对中国经济施压的同时,又期待中国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其这种矛盾的策略难免显得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