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在职场,能力和功劳常常不成正比。有人说忍让是怯弱,但真正的忍让,是在关键时刻退一步,为了在好时机一鸣惊人。”
陈明坐在高档酒店会议室外,摸着手中的文件夹,嘴角微微上扬。三个月前,他是大家眼里的“失败者”;今天,当会议室的门再开,他会以全新身份走进去。这刻,他等了很久。
01
星期五下午,联拓科技销售部的办公区一片忙碌。陈明埋头整理着手中的融资计划书,周围的同事们早已陆续离开,准备开始周末。他桌上堆满了各类市场调研和财务分析,正如他在公司五年来一贯的工作风格。
“又加班啊,'数据狂魔'!”同事小王路过时打趣道。
陈明笑了笑,没有接话。和其他靠酒桌谈判的销售不同,他更喜欢用专业知识和数据说话,这也是他连续三年融资业绩排名前三的秘诀。
正当他准备收拾东西时,电脑上跳出一封新邮件提醒。发件人让他眼前一亮——星辉投资集团投资总监李为民。
“陈明啊,还没走?”销售部主管郑天宇踱步过来,油光发亮的背头一丝不苟,衬衫扣到最上面一颗,一副刚开完会的样子。
“郑总,您看这个。”陈明指着屏幕,“星辉投资集团发来邮件,说对我们公司的智能制造项目很感兴趣,考虑投资一千万。”
郑天宇眯起眼睛,眼神里闪过一丝算计:“星辉?市值过百亿的那个投资集团?”
“对,这可是最近风头正劲的大投资方。”陈明兴奋地说,“我正打算研究一下他们的投资偏好和谈判策略。”
“别急。”郑天宇拍拍他的肩膀,“这种大投资方得公司层面统筹,你先做做前期准备,等时机成熟我再向邱总汇报。”
陈明点点头:“好的,我会先做调研和准备融资方案。”
郑天宇满意地笑了笑,转身离开。陈明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公司上下都知道,郑天宇最大的本事不是谈判,而是“汇报”——把下属的功劳巧妙变成自己的成绩,让公司创始人兼CEO邱志远对他赞不绝口。
邱总,全名邱志远,是个成功的商人,但性子急,喜欢短期见效的项目,对数字很敏感。只要能带来利润,他不太关心具体过程和细节。公司里有句话:“邱总只认数字,不认人。”
联拓科技主要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公司规模中等,在行业内属于二线队伍。近两年,资金紧张,产品研发陷入瓶颈,邱总焦虑感越来越强,天天催促各部门寻找新投资。若能拿下星辉这笔投资,不仅资金可观,还能提升联拓在行业内的地位和信誉。
陈明立即取消了周末计划,开始彻夜研究星辉投资的背景和投资策略。他详细分析了联拓科技的优势和成长空间,制定了一套有说服力的融资方案。他甚至利用周末参加创投论坛,只为能接触到星辉的投资决策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投资峰会上,陈明终于见到了李为民。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李为民对陈明的专业知识和公司远景规划能力印象深刻,当场邀请他去星辉做正式项目路演。
“李总,这是我们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几天后,在星辉投资的会议室里,陈明展示着精心准备的PPT,“我们的智能制造项目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全面结合了市场需求和未来趋势,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形成完整生态链。”
李为民和他的投资团队认真听着,不时点头。会议结束后,李为民拍着陈明的肩膀说:“小陈,你的分析真专业,比我们见过的其他创业公司负责人深入多了。我们内部再讨论下,很快给你答复。”
接下来的两个月,陈明往返于公司和星辉之间,不断优化投资方案,回应各种尽职调查问题。投资金额从最初的几百万提升到一千二百万,投后估值也比预期高出不少。
每次回公司汇报进展,郑天宇都只是淡淡点头:“继续跟进,不要打草惊蛇。”
陈明心里明白,这将是联拓科技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融资,而且已经接近成功了!
02
终于,在陈明付出三个月的努力后,李为民致电告知好消息:“陈明,恭喜你!我们投资委员会已经原则通过了投资意向,金额就按照我们上次讨论的执行,一千二百万。我们会在下周发正式的投资意向书。”
陈明握着电话的手微微发抖:“太感谢了,李总!我一定会确保合作顺利推进。”
挂了电话,陈明急着想向郑天宇汇报这个好消息。但是,郑天宇出差了,预计三天后才能回来。陈明只好先把项目进展详细记录在周报中,发给了郑天宇。
第二天,陈明需要去外地参加一个重要客户的续约会议,需要离开三天。走前,他将星辉投资的所有资料整理好,存放在自己的电脑和公司服务器上。
陈明不知道的是,郑天宇看到他的周报后立刻取消了出差计划,悄悄回到了公司。他进入系统,查看了陈明的所有项目文件。
“千万级别的投资?”郑天宇双眼放光,“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郑天宇迅速复制了陈明的所有项目资料,然后打开文档,将所有“项目负责人:陈明”的字样全部改成了自己的名字,甚至连邮件往来记录都做了技术处理,把陈明的名字替换掉。
然后,他直接去了邱总的办公室。
“邱总,有个好消息要向您汇报!”郑天宇满脸兴奋,“我谈下了一笔大投资,星辉投资集团要投资我们一千二百万!”
邱总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多少?一千二百万?!”
“是的,这是我们目前为止最大的一笔融资。”郑天宇得意地递上项目资料,“我已经跟进三个月了,刚刚得到投资方确认,下周就会发来正式意向书。”
邱总快速翻阅着资料,眼睛越来越亮:“天宇,干得漂亮!这个季度我们的资金压力太大了,你这笔投资简直是及时雨啊!”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郑天宇谦虚道,“为了这个项目,我可是加了不少班,研究了好多资料。”
邱总站起来拍拍郑天宇的肩膀:“好好干!投资落地后,我会在年终考核中给你加大权重。这样的人才,公司不能埋没!”
郑天宇离开办公室后,邱总立刻召集了管理层会议,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全公司上下一片欢腾。
三天后,陈明风尘仆仆地赶回公司,准备向郑天宇汇报星辉投资的最新进展。刚进办公室,他就觉得气氛有些奇怪。同事们看他的眼神怪怪的,有些想说又不敢说。
“发生什么事了吗?”陈明问同事小张。
小张支支吾吾:“你、你还不知道啊?郑总的大项目...”
“什么大项目?”
“就是星辉投资那个千万级的投资,听说是郑总谈下来的,邱总已经在管理层会议上表扬他了...”
陈明如遭雷击:“什么?!”
他冲到郑天宇办公室,郑天宇正在悠闲地喝着咖啡。
“郑总,我有话要说。”陈明极力控制着情绪。
“哦?什么事?”郑天宇放下咖啡杯,表情平静。
“星辉投资的项目是我一手跟进的,从接触投资方到方案设计,每一步都是我做的,为什么会变成您的功劳?”
郑天宇脸色一沉:“陈明,注意你的言辞。星辉投资是公司层面的战略合作,当然是由我这个部门主管来负责。你只是执行了一些具体工作而已,怎么能说是你的功劳?”
“但是所有的方案、谈判、投资方沟通都是我做的!”
“那又如何?你是公司员工,为公司工作是应该的。再说了,没有我的指导,你能做好吗?”郑天宇冷笑道,“你要明白,在职场中,下属的成绩永远是上司的功劳,这是潜规则,懂吗?”
陈明攥紧了拳头:“我可以去找邱总说清楚。”
“你可以试试。”郑天宇不慌不忙,“但你有证据吗?所有的项目文档上都是我的名字,邮件往来也是我处理的,你拿什么证明?况且,你觉得邱总会相信一个普通员工,还是部门主管?”
陈明这才意识到,郑天宇早有预谋,已经做了充分准备。没有证据,自己的话只会被当作嫉妒同事的抱怨。
他离开郑天宇办公室,心里五味杂陈。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自己辛辛苦苦三个月的心血,就这样被人轻易夺走了。
星辉投资果然在下周发来了正式意向书,邱总当即决定成立专门项目组,由郑天宇任组长,负责投资对接和后续工作。郑天宇还得到了一笔丰厚的项目奖金,在公司年会上被邱总当众表彰为“年度营销之星”。
而陈明,则被安排在项目组担任一个普通成员,负责一些琐碎的对接工作。
03
接下来的日子,陈明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看着郑天宇因为这个项目春风得意,而自己却默默无闻,这种落差让他难以接受。
“陈明,你怎么最近看起来没精神啊?”同事老王问道。
“没什么,可能有点累了。”陈明勉强笑笑。
“说实话,我们都觉得星辉那个投资项目应该有你不少功劳。”老王压低声音,“你就这么算了?”
陈明苦笑:“能怎么办?没证据啊。”
“那你也太窝囊了吧!换我,非得闹个天翻地覆不可!”
“闹?闹了又能怎样?得罪了郑天宇,在公司还有我的立足之地吗?”陈明摇摇头,“算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老王叹了口气,拍拍他的肩膀走了。
陈明表面平静,内心却在思考对策。他开始悄悄收集证据,希望能找到郑天宇篡改文件的蛛丝马迹。但郑天宇做得很彻底,系统里的记录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同时,郑天宇开始对陈明进行各种刁难。在项目例会上,他总是挑剔陈明的工作,即使是小失误也被无限放大;资源分配上,陈明的请求总是被放一边;绩效评估时,郑天宇给陈明的评分一再下调。
“陈明,你最近的工作状态很差啊。”郑天宇在一次一对一谈话中说道,“星辉投资这么重要的项目,你却总是出错,这让我很失望。”
“我没有出错,只是投资协议条款需要调整,这是正常的谈判过程。”陈明解释道。
“别找借口!”郑天宇拍桌子,“就是你工作不认真,心态有问题!我告诉你,如果再这样下去,年终评估我会给你不及格!”
陈明忍住怒气:“我会注意的。”
出门后,陈明深吸一口气。他明白,郑天宇是在有意为难他,可能是担心自己揭穿真相,也可能只是单纯的权力欺压。
更让陈明难以忍受的是,由于不了解投资细节,郑天宇在与星辉投资的会议中常常答非所问,有好几次,还是陈明从旁及时补救,才没让投资方对公司产生质疑。
一天,星辉投资的李为民私下联系陈明:“陈明,我有点困惑,为什么突然换郑天宇来对接我们?他对投资条款和公司战略似乎不太熟悉,很多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陈明苦笑:“公司安排,我也没办法。”
“说实话,我们更信任你。”李为民直言,“如果不是看在你的份上,这个投资可能都有悬了。”
这番话让陈明心中稍稍平衡,至少投资方还认可他的价值。
好景不长。郑天宇得知李为民私下联系陈明后非常生气,认为陈明在背后搞小动作,破坏他的权威。他决定除掉这个眼中钉。
项目进行到中期,需要提交一份重要的财务预测报告。郑天宇借机设下陷阱,故意给陈明错误的数据要求,导致陈明提交的报告与实际需求严重不符。
“陈明,你看看你做的什么东西!”在项目组会议上,郑天宇把报告重重扔在桌上,“数据全错,逻辑混乱,这样的报告送给投资方,我们公司的脸往哪放?”
陈明一头雾水:“但这些数据是你确认过的啊。”
“胡说!我什么时候确认了这种明显错误的数据?你是想坑公司吗?”郑天宇怒吼。
其他组员都低头不语,没人敢为陈明说话。
会后,郑天宇直接向邱总报告,声称陈明工作严重失误,导致项目面临风险,建议将其调离项目组。
邱总当即大怒:“这么重要的投资项目出这种低级错误?简直是拿公司声誉开玩笑!陈明,你给我写检讨,并接受降级处分!”
陈明试图辩解,但郑天宇早已做好准备,拿出各种“证据”证明错误全在陈明。没有人肯为他作证,结果可想而知。
“陈明,念在你以前工作还算认真的份上,我不直接开除你。”邱总最后说,“但你必须离开项目组,并接受降职降薪处分。如果你不服,可以选择离职。”
尊严扫地的陈明,选择了后者。
“我辞职。”陈明平静地说。
收拾办公室的那天,陈明没有大吵大闹,也没有向同事们诉苦。他只是默默地将私人物品收起来,然后走向HR办公室办理离职手续。
“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冷静。”老王在门口拦住他,“被这么对待,换我早就翻脸了。”
陈明微微一笑:“有些事,不是靠发脾气就能解决的。”
在离开公司前,陈明做了一件事——他复制了自己当初设计的投资方案原始文档和所有邮件往来备份,这是他在公司的心血,也是他的专业证明。
同事们为陈明送行,虽然都觉得他受了委屈,但没人敢公开支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职场,站队永远是最危险的事。
陈明的办公桌很快被清空,好像他从未在这家公司工作过一样。
04
离职后的陈明并没有立即找工作。他需要时间调整心态,思考未来的方向。
一个意外的电话打破了平静。
“是陈明吗?我是李为民,星辉投资的。”
“李总,您好。”陈明有些惊讶。
“听说你离开联拓了?怎么回事?”
陈明没有抱怨,只是简单说明了情况:“公司调整,我选择了离开。”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李为民说:“陈明,说句实话,我们一直知道联拓的投资项目是你在负责。那个郑天宇,连最基本的财务模型都说不清楚,怎么可能是真正的项目负责人?”
陈明苦笑:“职场就是这样,有时候能力和位置并不匹配。”
“那你现在有什么打算?”
“可能会找一家新公司吧,重新开始。”
“有没有兴趣来星辉?”李为民突然问道,“我们投资部正在组建一个项目评估团队,需要既懂技术又懂财务的人才。你的背景很适合。”
陈明愣住了:“真的吗?”
“当然!我们开出的薪资肯定比联拓高。”李为民笑道,“你觉得怎么样?”
机会来得如此突然,陈明几乎不敢相信:“我很感兴趣!谢谢李总给我这个机会。”
就这样,陈明加入了星辉投资集团,成为投资评估部的高级分析师,负责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
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陈明很快就在新岗位上崭露头角。他主导的几个投资评估报告得到了集团高层的高度认可,为公司避免了几笔风险投资。
“陈明,你真是块宝。”李为民赞赏道,“短短两个月,你的表现远超我预期。”
陈明谦虚地笑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三个月后,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星辉投资决定对联拓科技进行一次全面考察,评估其执行能力和公司诚信,决定是否继续推进投资。
“这个考察很重要。”星辉投资的副总裁孙立在会议上说,“我们需要派最了解情况的人去。”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陈明身上。
“陈明,你愿意担任这次考察的首席代表吗?”孙立问道。
陈明心跳加速:“我?”
“没错,你是最了解联拓的人,也最清楚这个项目的来龙去脉。”李为民补充道,“而且,你的专业能力我们都信任。”
陈明沉思片刻,点头道:“我愿意。”
“太好了!”孙立拍板,“下周就去,正式通知我已经发给联拓了。”
陈明回到办公室,望着窗外的城市景观,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命运有时就是如此奇妙,当一扇门关上时,另一扇门会随之打开。现在,他即将以全新的身份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
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被欺压的小员工,而是手握决定权的投资方代表。
05
联拓科技会议室外的走廊上,邱总正焦急地踱步。星辉投资要来考察,这关系到千万投资能否最终落地,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郑天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吗?”邱总问道。
郑天宇拉了拉西装领带,自信满满:“都安排好了,邱总。PPT做了三个版本,会议室也重新布置过了,茶点是五星级酒店送的。”
“材料呢?财务报告、战略规划这些核心资料准备得怎么样?”
郑天宇表情有些不自然:“这个...也都准备好了,不会有问题的。”
实际上,自从陈明离职后,投资谈判就遇到了各种困难,郑天宇根本搞不定,只能让其他财务人员临时补救,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不过他没敢告诉邱总实情。
“一定要重视!”邱总再三叮嘱,“听说星辉这次派了一个很严格的首席代表,是他们投资评估部的专家,眼光很毒辣。”
郑天宇强装镇定:“放心吧,我都准备好了。”
上午十点整,星辉投资的车队准时抵达联拓科技。邱总和郑天宇等管理层在门口列队迎接。
从第一辆车上,下来几位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领头的是李为民,邱总赶紧上前握手。
“李总,欢迎欢迎!”
李为民微笑着与邱总握手:“邱总好。”然后他示意身后:“这是我们集团孙副总,这几位是我们的投资评估团队。”
邱总一一握手,但没看到传说中的“首席代表”。
“请问贵公司的首席代表...?”邱总小心翼翼地问。
“哦,他马上到。”李为民看了看表,“他临时处理一个紧急事务,稍后就到。我们可以先进会议室吗?”
“当然当然!”邱总殷勤地引领大家进入大楼。
会议室里,联拓科技的管理层和项目组成员已经就座。郑天宇作为项目负责人,坐在最靠前的位置,看起来信心满满。
“既然贵公司首席代表还没到,我们先开始吧。”邱总提议,“郑总,请你先介绍一下项目进展情况。”
郑天宇站起来,开始播放精美的PPT:“各位领导,这是我们联拓科技的战略规划和财务状况...”
正当他侃侃而谈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所有人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向门口。
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
黑色西装,挺拔身姿,面带微笑——正是陈明!
“对不起,我来晚了。”陈明平静地说。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邱总和郑天宇的表情凝固了,好像见了鬼一般。
“陈、陈明?”邱总结结巴巴地说。
李为民站起来,热情地迎向陈明:“陈总,您终于来了!大家都等着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