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9年,28岁的华裔刘特佐,花重金包下了一间夜店,只为和好莱坞女星林赛•罗韩说说话。
和美人聊天,总归要喝酒的,刘特佐买的是顶级的法国名酒,一瓶要5万美元。刘特佐还给林赛买了昂贵的珠宝、限量版的时装、高档的化妆品等。
也许你会觉得,刘特佐一定很爱这个女明星吧!可事实上,他一转身就又去找别的明星了,他泡女明星,就如同换衣服一样,哪来的真爱?
他为了能跟希尔顿创始人的曾孙女帕里斯•希尔顿共进晚餐,花200多万美元举办了一场奢华Party。他还花几亿给帕里斯买珠宝和钻石,只为博美人一笑。
帕里斯既是希尔顿的继承人,也是模特、演员、歌手等,刘特佐当然对她很感兴趣的,但她也只是刘特佐众多女友中的一员罢了。
刘特佐不光对欧洲女明星感兴趣,对亚洲女明星也很青睐的。
2011年,刘特佐在台湾的报纸上,以整版广告来宣传台湾女明星萧亚轩,但萧亚轩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放在心上。
刘特佐又花5000万台币,在迪拜租下一处私人沙滩,在沙滩上制造了一场豪华浪漫的求婚仪式,向萧亚轩求婚,可萧亚轩还是拒绝了。
其实,假设萧亚轩没有拒绝,刘特佐也长不了的。像他这种游走在“花丛”中的富三代,又怎么可能会为某一朵花而放弃一个花园呢?只不过是被拒绝了,他有点不甘心罢了。
没有追到萧亚轩,刘佐特又把目标转移到世界名模米兰达•可儿身上了。
他为米兰达一掷千金,送给米兰达无数珍贵的珠宝,单单一条钻石项链,就要880万美元。他还送给米兰达一艘价值2.5亿美元的豪华游艇、一架价值110万美元的透明钢琴。
米兰达被打动了心,便投入刘特佐的怀抱了,刘佐特自然高兴不已的。
刘特佐不光捧女明星,对男明星也是非常慷慨的。
2013年,刘特佐为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华尔街之狼》投资,资助影片的拍摄。这部影片的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是曾经扮演《泰坦尼克号》中杰克的那位。
刘特佐为莱昂纳多定制了一座马龙•白兰度的奥斯卡奖杯,这座奖杯是用24K纯金打造的,镶嵌了数百颗钻石,价值约为60多万美元。
刘特佐还送给莱昂纳多一幅毕加索的名画,价值连城。
后来,刘特佐出事后,莱昂纳多将刘特佐送给他的东西,都上交给了有关部门。那刘特佐出了什么事?他的钱又是从何而来的?怎么会这么有钱?
林赛•罗韩和刘特佐
2
1981年11月4日,刘特佐出生在马来西亚一个华裔家庭中,他又名“刘德祖”。
刘家很富裕,从事着石油、房地产、工业和高科技产品等,事业版图横跨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和美国等。
刘特佐的爷爷刘明达,幼年时住在中国广东的揭阳。上个世纪60年代,揭阳的很多百姓为了生计,纷纷下南洋去谋生,刘明达便跟着同乡也去南洋了。
到南洋后,刘明达做起了矿石和酿酒的生意,后来在马来西亚的槟城发迹了。赚到钱后,刘明达在泰国、香港和马来西亚购置地产,生意越做越大。
刘明达娶了一个马来西亚女子为妻,妻子生下儿子刘福平后,刘明达一家便定居在马来西亚了。
家境富裕,刘福平自然受到好的教育了。他先是去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求学,后来又去加州大学攻读MBA。
毕业后,刘福平回到马来西亚,跟着父亲一起壮大家族企业。后来,刘福平结婚了,生下了三个儿子,最小的儿子便是刘特佐。
刘特佐16岁时,被父亲安排去英国伦敦哈罗公学读书。这所学校是出了名的贵族学校,里面的学生,都是来自有钱有势的上层家庭。
刘福平认为,人脉很重要,得要让儿子从小就结交权贵之人,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未来。刘家在马来西亚虽然也算富户了,但比起那些特别有钱有权的家庭,那还是小巫见大巫的。
刘特佐从哈罗公学毕业后,又去美国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读书了。
刘特佐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在学校里,结识了一大批非富即贵的同学。这些同学中,有国际企业的执行长,也有中东王室成员等。
为了跟这些非富即贵的同学搞好关系,也为了跟他们平起平坐,刘特佐开跑车去上学,在高端夜店开生日会,邀请同学们参加。
他还邀请同学们去他家做客,不过,他并没有真把他们带到自己家,而是把他们带去了自己租的豪宅里。他还租了豪华游轮,带他们出海去游玩、吃海鲜等。
当然,他对同学们说是,豪宅和豪华游轮都是他们家的。所以大家真以为他家是马来西亚首富,刘特佐是“大马王子”,是“亚洲盖茨比”。
莱昂纳多和刘特佐
3
刘特佐跟同学们吹嘘,他擅长炒股,谁想炒股的话,可以跟他干。
他还煞有介事地在沃顿期刊上发表了股市分析文,分析得头头是道,这让那些不懂股票的同学,真以为他是证券专家。
其实,那篇文章是他移花接木,从别人发表的文章中东截一段,西截一段,拼凑起来的。
有几个来自中东的同学特别相信刘特佐,刘特佐便和他们筹集了一些资金,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小试牛刀,真赚到了100多万美元,这就让更多的人相信刘特佐了。
2003年,这几个中东的朋友邀请刘特佐去中东玩,刘特佐欣然前往。
到中东后,刘特佐认识了阿联酋政界的新起之秀优素福•欧泰巴,优素福又介绍他认识了哈尔墩•阿尔•穆巴拉克。
哈尔墩是阿布扎比主权基金“穆巴达拉”的主管,他掌握着阿联酋的石油经济命脉。
刘特佐对认识哈尔墩,感觉如获至宝似的,因为搭上了哈尔墩,就等于找到了财路一样。后来,他一直保持着跟优素福和哈尔墩的联系,用心经营着跟他们之间的关系。
刘特佐从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毕业后,回到了马来西亚,他要找合伙人,然后去做中东的石油生意。
刘特佐想到了哈罗公学时的同学里扎,里扎的继父纳吉布,正在竞选马来西亚总理。如果竞选成功的话,刘特佐搭上了总理,就等于进入政局了。
刘特佐便通过里扎,结识了纳吉布。
纳吉布正在为竞选总理的事发愁,刘特佐就在他面前一番吹嘘,再加上刘特佐的家境、行头和人脉等,取得了纳吉布的信任。
纳吉布觉得这个年轻人确实有商业头脑,就让刘特佐当了自己的“金融顾问”。
竞选结束,纳吉布真当上了马来西亚的总理,刘特佐就马上帮他出谋画策了。于是,纳吉布向全国宣布,马来西亚要引进外资,将打造“伊斯干达经济特区”。
所以马来西亚要跟中东合作,合作伙伴便是刘特佐介绍的阿联酋的优素福和哈尔墩。刘特佐是中介人,当然要赚取中介费的。
可纳吉布和哈尔墩签好协议后,哈尔墩觉得中介费太高,就反悔了。结果,白忙乎了一阵,刘特佐没有拿到中介费。
但他并不气馁,而是总结经验教训,再接再厉,准备新的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