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日子里的‘指南针’,长辈的言传身教如明灯,照亮家庭前行的路。 我始终铭记那些教诲,用心经营家庭,尊老爱幼,邻里互助。 家有清风正气,日子方能蒸蒸日上”。 在“好家风在路上”宣讲活动中,居民王丽霞的这番话朴实又真诚。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人民身上铭刻着红色家风的基因。近年来,延安市妇联深耕家庭主阵地,深挖延安精神富矿,深化红色家风传承,组织开展300余场家风宣讲活动,40万人次受益,越来越多的延安儿女自觉担当起红色精神传承者、红色家风践行者的光荣使命,以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家风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夯实阵地
深耕红色家风培育土壤
打造精品文化场馆。挖掘利用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中央妇委会旧址等红色资源,建成延安红色家风馆、税务行业家风馆、安塞区家风主题公园等特色家风主题阵地35个,通过家书电子墙、AR技术等,让人们在沉浸式体验中直观感受红色家风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党员干部及广大家庭汲取优良家风、接受红色洗礼的“精神富矿”。
构建智慧传播矩阵。市妇联开设“圣地巾帼大讲堂”云端课堂,县区“妇字号”新媒体平台联动打造“云课堂”“微视频”“家风VR展馆”等,通过手机漫游、嵌入互动问答、学者在线授课等形式,开展“树清廉 传家风”“家风故事代代传”等宣传活动,展播典型家庭事迹,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讲格局,让红色家风文化触手可及。
深化社会协同效应。深入社区广场、田间地头,通过乡村大喇叭、宣传栏等传递妇联“好声音”,用村史、家规家训、典型家庭事迹等激活家风“正能量”。创设家风家训文化墙,将剪纸、农民画等陕北民间艺术与红色家风有机融合,让好家风走进群众日常生活。
建强队伍
引领红色家风宣讲热潮
优化专业讲解队伍培训。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博物馆等场馆创建“秦女子禾苗驿站”,开展“百馆千员”讲家风活动,邀请党史专家、红色文化研究学者、优秀讲解员等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教学,培训了一支政治素养过硬、熟悉红色历史文化、表达能力出色的红色家风故事讲解员队伍。
注重志愿讲解队伍培育。组建“初心的光辉”等13支红色家风宣讲队伍,成员涵盖党史专家、“五老”人员、先进典型家庭代表、村(社区)“两委”干部、巾帼志愿者等,建成了强大的红色家风宣讲主力军。侯秀珍、张莲莲、党婕睿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好家庭典型发挥榜样作用,率先垂范讲活红色家风故事,躬身力行弘扬优良家教家风。
分层分类
提升红色家风传播质效
党员表率强引领。深化实施“清风・家”工程,通过开办处级女干部及干部家属廉政课堂,唱红色歌曲、诵红色家书,举办“清风家话”故事会、红色家风故事分享、“廉内助”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
家庭教育润童心。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家庭教育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组建家教讲师团,建成15个家教指导中心和上千个家教服务站点。擦亮“圣地家庭教育大讲堂”品牌,开展家教“五进”500余场次,组织百场红色电影进社区、“童心向党”亲子研学等实践活动,参与家庭2万余户,从小培育孩子的家国情怀。
群众参与广覆盖。接续开展“好家风在路上”“优良家风润万家”巡讲、“万条家训进万家”等活动,将传承红色家风融入典型家庭、“好婆婆”、“好媳妇”选树标准,丰富家庭文明建设内涵。宣传礼遇先进典型,让向上向善成为广大家庭的自觉追求。
新时代新征程,延安市妇联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讲好延安红色家风故事,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以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来源/延安市妇联、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妇女报社
编辑/刘世康
审签/明芳
监制/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