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消息,针对美国对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一事,日本首相石破茂2日明确表示“绝对无法接受”。美方要求减少对日贸易逆差,石破茂对此指出:“作为手段具有可能性。日方会做能够做到的,但绝不容忍因此导致国内就业岗位流失。”据报道,日美双方围绕美国政府高关税政策举行第二轮部长级谈判,石破茂2日在官邸接受记者团采访时表示:“尽早达成协议固然重要,但决不能因过度追求速度而损害国家利益。”
汽车产业是日本经济命脉,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高达6.26万亿日元(约3100亿元人民币),占对美出口总额的28.3%,在美国进口完成车中日本品牌占18%份额,且汽车相关产业支撑着558万人就业,占全国就业人口近十分之一。石破茂深知一旦关税重创车企,日本就业市场和地方经济将面临连锁反应,还可能引发全球汽车产业生产格局重构,削弱日本本土制造业基础。此外,全球汽车产业处于转型关键期,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可能影响日本车企研发和投资。
不仅如此,在5月2日,日本财务相加藤胜信在东京电视台的节目上谈到美日谈判时,还公开对美国发出威胁,他声称“日本持有美国国债是事实”,并表示“把可成为谈判筹码的事项全部摆上谈判桌进行讨论是理所当然的”。这也被解读为,日本正在考虑以抛售美债为筹码,逼迫美国在谈判中让步。作为美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日本这番话绝非虚言,在特朗普刚刚宣布“对等关税”后,美债就出现了收益率大幅下跌的情况。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日本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持有者。截至2025年1月,日本持有美国国债价值约1.08万亿美元。日媒分析认为,加藤此番言论标志着美日贸易摩擦进入“金融博弈新阶段”。日本此前一直否认将美债作为谈判工具。2019年安倍政府曾明确排除该选项。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么做的实际操作性存疑。若日本抛售美债,将导致其自身持仓价值缩水,且可能引发全球债市动荡。此外,日债市场深度不足,日元避险属性依赖美元体系。
日本财务相加藤胜信(资料图)
美国对进口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的25%关税已于5月3日正式生效,而严重受此影响的传统汽车工业国日本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仍处于僵局之中。近来,有消息传出称,日本政府计划将扩大美国大米进口作为谈判的筹码,以换取美方减免对汽车的关税。但此想法遭到了日本农民和执政党自民党内部的强烈反对。《日经亚洲评论》6日报道称,自民党粮食安全委员会的一项决议称,为降低汽车关税而牺牲农业、林业和渔业产品的想法“完全不可接受”。
现在,很多有识之士分析“中美博弈”,认为美国会失败,包括美国国内的一些专家们。对于日本来说,这就得擦亮眼睛。前段时间,日本有人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访问了中国,那意思不言而喻。据说,石破茂可能在六月访华。看日本对美日关税谈判的态度,并不是一味拒绝,而是希望进行下一轮的谈判,这就是给更多的缓冲空间,等待世界的变化。如果,美国能拿下一个个谈判的国家,中国又竞争不过美国,日本可能愿意损失一些利益,偏向美国这边。
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的参议员小野田纪美在4月30日参加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主办的一场政治活动时还声称:中国正抓住这个机会将美国描述成一个有风险的合作伙伴。这很可能是在暗示“如果美国不和日本达成协定,那包括日本在内的美国盟友就可能倒向中国”。所以啊,现在中日关系似乎已经成为了日美谈判的一个关键因素。日本想借着和中国加强关系,来给自己在和美国的谈判中增加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