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古今经典,弘扬中国精神。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引领社会大众亲近中华经典,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齐心共书强国新篇章,4月29日上午,合肥市红星路小学特邀安徽省广播电视台资深指导老师杨晓红走进校园,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经典诵读与讲解专题辅导活动,为即将到来的市、区级经典诵读大赛注入专业指导力量。
专业指导:声情并茂传技巧
活动开始,倪梦婷、陈慧两位老师分别讲述“一池藏万象”——《小池》及“诗画相映 阳关千载别样情”—《送元二使安西》两篇诗词,营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声”的氛围。杨老师从发声技巧、情感表达、肢体语言三方面展开指导教学。通过"吐字归音示范""情景式诵读对比"等互动形式,指导两位教师需要掌握"气沉丹田"的呼吸方法,领悟"抑扬顿挫"的语调韵律。
以赛促学:童声琅琅展风采
随后,在孩子们的展示环节中,无为路校区的李雨泽同学深情演绎对美好生活有着殷切憧憬的《繁星》,通过杨老师现场指导调整后的“眼波流转加手势配合”表演方式,将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成为全场亮点;国际部校区的张哲诚同学朗诵七言律诗《七律·长征》,杨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带领孩子们回顾长征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感受作者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北环阳光校区的李怿宸同学朗诵的是将革新希望寄托于青少年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气势磅礴,充满爱国热情,语言激昂,适合用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来增强感染力。因此,杨老师在指导时更注重情感的引导、气息的控制和节奏的把握。其他选手也领悟到杨老师通过将朗诵技巧与文化基因、生命体验深度融合,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掌握朗诵技能,更能建立起与民族精神的深层联结。
文化传承:润物无声育新苗
培训会后,我们发现诵读不仅是声音的展示,更是心灵的对话。这或许就是教育的最美模样——当古老的智慧遇上童真的心灵,当专业的训练融入生活的点滴,那些曾经晦涩的文字便化作滋养生命的甘露,让传统文化的根系在新时代的土壤里蓬勃生长。此次专业指导使经典诵读教学从"照本宣科"升级为"声情并茂",合肥市红星路小学教育集团始终坚信:传统文化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会落在每个孩子的心里,总有一天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