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太和县中医院荣获A+等级,位居全国中医院前5%,在安徽全省中医院中位居第一。
事实上,这家县级中医院获得的殊荣远不止于此。
全国县级首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县级首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重点专科7个……在皖北平原的医疗版图上,太和县中医院如同一颗璀璨明珠。
太和县中医院一隅。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摄
一家县级中医院,何以如此“出圈”?
“首先是因为我们医院的中医特色突出,抓住了医院发展的根和魂。”太和县中医院院长班文明介绍,在医院的发展道路上,一直坚持突出中医特色优势。
目前,太和县中医院共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75种,病区设立中医特色治疗室48个,门诊设立中医治疗区5个、中医特色护理门诊4个。每个临床科室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均在6种以上。
在守正的基础上,太和县中医院还持续推动中医药创新性发展。
班文明介绍,医院高度注重中药制剂开发与应用,建有符合GPP规范的制剂生产车间,现有经安徽省药监局注册、备案品种38个,涵盖合剂、口服液、胶囊剂等10余个剂型。
“太和县中医院的22个制剂被安徽省医保局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在全省30家医疗机构共享使用,开创了院内制剂在全省医联体内医院流通使用的先河。”太和县卫健委副主任李保财说。
中医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医院每年招聘高学历人才40人左右。”班文明介绍,为了加强院内人才的培养,医院会定期派医务人员到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支持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学习和开展,以此实现现有人才队伍质的提升。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医师的培养,近些年,太和县中医院还坚持举办“拜师活动”,邀请国内中医名家对院内青年医生在医疗、科研等方面进行指导。目前,五届拜师活动已引入38位名师,培养了68名学科骨干。
“自信自强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底气所在,守正创新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未来,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中医药和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让太和县中医院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班文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