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7日23时45分

(北京时间8日5时45分)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了

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


邵云环、许杏虎、朱颖

48岁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

31岁的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

以及他28岁的妻子朱颖

当场遇难

20多名外交人员受伤

使馆馆舍严重被毁

#“谋杀”变“误炸”

然而

这一暴行却被当时的美国政府

称为“误炸”

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和谴责


使馆建筑一侧墙壁被导弹全部掀掉。新华社记者 黄文摄


大使馆在爆炸中严重被毁的一侧建筑。新华社记者 黄文摄


坐落在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院内的大使官邸被北约导弹毁坏后的惨状。新华社记者黄文摄


新华社常驻贝尔格莱德分社女记者邵云环同志遇难的房间。新华社记者黄文摄

北约给的理由是使用了一份美国中央情报局过时的地图,中国大使馆距离北约轰炸的真正目标南斯拉夫军事总指挥部仅仅只有180米,且两个建筑物的大小形状都十分相似。


B-2于1994年在太平洋训练投弹

显然,这样的言论是站不住脚的,这架轰炸中国大使馆的B-2隐形轰炸机中,装载有6枚GBU-31导弹,也就是联合直接攻击导弹(JDAM),每枚重900公斤。JDAM是美军当时精确制导武器库中型号最轻、攻击精度最高的炸弹,攻击圆概率误差低于10米,良好气象条件下低于3米。


从导弹攻击轨迹不难看出,五枚导弹从不同方向击来,其中两枚是从使馆的两个角切入,目的性非常强,很难用“误击”去解释。


至于“使用旧地图”的说法,美国国家地图局第一时间“甩锅”。5月16日,美国地图局发表声明,强调“使用我们的产品的人员,不管是国务院,情报分析家,还是陆军、陆战队、海军或空军,都可以信赖国家地图局的及时性准确性……我们的地图正确地标示了中国大使馆及南联盟军需局的位置”。由此可见,北约针对中国大使馆的轰炸是“误炸”实属无稽之谈!

#彼时中国,无力反击

20年前的中国,虽然已经引进了多批次苏-27战斗机,但国产战机方面,依然是歼7、歼8等2代战斗机,无论是飞行性能还是航程、载荷,都与国际先进战机相去甚远。而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轰炸之时,我方实无力量进行军事反击。


这次事件也彻底炸醒了中国人,

我们要想获得尊重,

自己的拳头就必须硬!


炸毁前的大使馆

这是一场精心预谋的可耻谋杀。那时的国人,抗议霸权主义暴行的时候也在呼唤,我们的精确打击武器在哪儿啊!

#如今,你还敢来吗?

如今,中国自己的五代机歼20、歼35相继服役,我国歼10CE也在印巴冲突中大放异彩,中国造扬名世界!



歼20(上)、歼35(下) 陈肖/摄

二十六年,望中犹记。

中国军工,有心不负!

如今的我们已经不会在惧怕任何威胁,如今的中国不会徒生事端,但事儿来了也不会怕事。曾经有人问过,如果现在美国再重演一次南斯拉夫大使馆轰炸,这次我们的反应会是如何?


答案要问问它了,

看了如今的我们,

你,还敢“失误”吗?

编辑/云苓

审核/老虎

订购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