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毅、娜扎主演的古装电视剧《赴山海》将在五月播出,基于两人的粉丝基础庞大,这部剧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期待。
但还没等到上映,就先传出了一起让人十分愤怒的事情,《赴山海》女二李凯馨公然辱骂中国人,大骂“中国人是傻X”。
这种逆天言论,就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以后她也别再国内演艺圈混了。
李凯馨辱华风波发酵
李凯馨,1999年出生于中国宝岛台湾,是一位新加坡华裔影视女演员,歌手,她原本和亲生父亲同姓俞,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
在她14岁生日的时候,她跪拜新加坡明星理发师李荣达为父,并宣布改姓“李”。
2015年,因拍摄许鞍华导演的苹果手机微电影《老唱片》而进入演艺圈,并开始受到关注。
2017年4月,李凯馨取得了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影视表演专业外籍第一名的成绩,并在7月的时候正式被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录取。
随后,她的事业也逐渐进入平稳期,虽然没有一线明星那么红,但也陆陆续续的接到了很多的资源,拍摄了多部电视剧,也出了一些新专辑。
而看似正常的一个演艺圈艺人,内心却是十分肮脏,根本不珍惜在华工作的机会。
早在一个月前,网络上就已经传出来了一段疑似李凯馨本人的录音,但在当时由于关注度不高,并没有引发太多热议。
在这段录音当中,一个女生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诉说着自己的在中国的演艺生活,并且称“只要有钱赚就好了”。
说完可能感觉意思表达的不够明确,生怕人不知道她是个什么人,直接在后面加了一句:
“中国人大部分都是傻X”。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其言论和行为时刻都被人们关注着,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粉丝,他们还可能会“跟风效仿”,而这样公然辱骂国人的行为十分恶劣。
若不是她的前助理曝光这段录音,她可能依然在顺风顺水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赚着国人的流量钱,背后辱骂着让她有如今成就的人。
粉丝对《赴山海》是十分期待的,恰是因为这部剧没有正常上映,才让众多网友去深扒原因,这段录音也被重新翻了上来。
原本就是劣迹艺人
明星助理其实就算艺人的半个家人,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艺人身旁,而这位前助理知道的明显不止这一个,在与李凯馨粉丝互撕时,还爆出了更多“劣迹”。
李凯馨毫无道德底线,“知三当三”,甚至还让助理帮她买计生用品。
据她前助理爆料,李凯馨已经不是第一次说出这样的言论了,而且她的人品有很大的问题,经常“发疯”,将自己的前助理都给逼“抑郁”。
她的前助理称根本不怕李凯馨,在和粉丝对峙中说自己保存了关于李凯馨恶劣行径的许多证据,就怕她不敢找上门当面对质。
关于曝光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李凯馨的粉丝无端造谣这位前助理,前助理已经忍耐多次了,但换来的结果却是更多的造谣,终于让前助理忍无可忍。
李凯馨并不是第一次上热搜了,在之前庆祝新年的时候,用的是农历新年而非中国新年,这件事也让许多网友不满,称李凯馨根本不尊重中国文化。
就是这样直接辱骂中国人的行为,又怎会尊重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呢,而且据知情网友爆料,李凯馨的同学爆料出她也参与过校园霸凌行为,但真实性尚未可知。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网友评论:这种劣迹艺人早就该被赶出中国了!
再说回《赴山海》,有网友称这部剧其实就是为了捧红李凯馨,因为在剧中,她虽然饰演的是女二号,但是男一号的官方cp。
有网友说也说女一号的戏份还没有女二多,就是因为女一知名度高,为了更好的立项才这样做的,甚至给女一做的妆造都十分“敷衍”。
早在录音被曝光的4月9日,《赴山海》官博就删除了李凯馨的名字,而到现在,《赴山海》的播出时间仍然“扑朔迷离”。
早在去年《长相思2》大曝时,只有成毅主演的《莲花楼》尚有“一战之力”,硬生生的在其他爆剧的“围追剿杀”下成功出圈。
而这部剧本来是一个十分火爆的IP,一定能让成毅和娜扎提升一些咖位的,却因为女二的恶劣行径,导致电视无法播出。
还有剧中的特邀主演还有国家一级演员丁勇岱,当这些我们熟知的演员出现的时候,就知道这部戏的朝堂戏份一定稳了。
其实最难受的就是整部剧的工作人员,辛辛苦苦几个月,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事发已经一个月了,直到现在,李凯馨仍未做出回应,似乎就是想“冷处理”、“避风头”。
劣迹艺人就该永久封杀
李凯馨的辱华行为,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耻辱,更是对整个娱乐行业的讽刺,而近几年,演艺圈的“大瓜”可谓是“层出不穷”。
2022年因嫖娼被北京警方通报的李易峰,社交账号被封,代言全部解约,而在2025年在泰国举办“绿海之约”演唱会,试图通过海外市场回归,但国内仍遭抵制。
2023年因参加法国“疯马秀”表演引发争议的杨颖,被质疑违背公序良俗,遭国内封杀,其综艺、影视资源全无,商业代言被撤,复出无望。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艺人,只要是做出有损国民形象、危害国家行为的,都遭到了封杀,
这也体现出了我们国家对劣迹艺人的零容忍。
作为公众人物,拥有广大的粉丝群体,是有很大“话语权”的,他们的一些不当言论和行为,在不当发酵下可能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虽然我们已经严加防范了,但时不时的还会出现一些“漏网之鱼”,而这时不时也在警示我们要从源头直接杜绝呢?
对一些可能出现不当行为的公众人物多一份调查,是不是会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