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873字,4图
阅读预计:5分钟
在印度中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帕奇冈村,清晨的森林里响起了斧头砍伐竹子的清脆声,村民们有节奏地劳作着。
200米外,一个比板球场还大的室外仓库,整齐地堆满了不同规格的竹枝。
而在不远处,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静静矗立,记录着帕奇冈村从贫困到富裕的传奇转变。
CR:Roli Srivastava
这个部落村庄的奇迹源于两部法律的实施,它们将部落社区失去数代的传统森林所有权归还于他们。
这两部法律——《森林权利法案》(2006) 和《延伸至计划地区的乡村治理法案》(1996)——赋予了部落村庄申请森林资源的社区所有权的权利,并允许它们成立自己的村理事会(Gram Sabha),自主管理森林资源。
然而,尽管这些法律颁布多年,由于村民对法律的认知不足和政府的执行意愿不强,多数社区未能真正受益。
帕奇冈村的故事则是一个例外,他们不仅赢得了权利,还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成就:
仅在过去一个财年中,该村的竹子生意就赚取了37万卢比的利润,而十年内总收入达到了3400万卢比。
从荒芜到希望:帕奇冈的转型之路
帕奇冈是一个仅有75户家庭、300名村民的小村庄,大部分是印度最大的部落之一——贡德部落的成员。
由于土地贫乏,村民们长期依赖森林为生。然而,频繁的洪水常摧毁庄稼,迫使村民到外地谋生,即便辛勤劳作,他们的收入仍难以维持生活。
这个长期困境因一个外来者的介入而发生了变化。维贾伊·德塞(Vijay Dethe)是一位致力于改善人民生计的活动家。
2006年,他开始帮助附近的村庄落实《国家农村就业保障法案》。当他来到帕奇冈时,他发现这个村庄比其他村庄更加贫困,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村子几乎都空了。
德塞意识到,村庄周边丰茂的竹林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向村民们介绍了《森林权利法案》,并建议他们申请社区森林所有权证,这将使村民能够合法管理和利用竹林资源。
虽然不少人对此抱有怀疑,但在他的鼓励下,村民们提交了申请,并开始了长达三年的等待。
最终,2012年6月25日,帕奇冈成功获得了1006公顷森林的社区所有权证。这一天后来被村民们定为“森林权利日” ,每年都会庆祝。
CR:Roli Srivastava
竹子经济的崛起
尽管赢得了所有权证,但帕奇冈的振兴之路才刚刚开始。村民们首先制定了保护森林的115条规则,并组织志愿者巡逻,确保森林资源不受破坏。
他们通过测量发现,该森林的竹子资源非常丰富,决定将其作为主要经济来源。
在德塞的帮助下,村民们开始学习竹子市场的运作,包括如何定价和吸引买家。
2013年,村民们首次向市场推出了8100捆竹子,赚取了约7万卢比的收入。
第二年,他们的收入翻了近四倍,达到了27万卢比。
到2015年,随着销售量的增加,村庄还建造了一间办公室,专门用于管理业务文件和运营。
CR:Roli Srivastava
村庄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十年间,帕奇冈的竹子生意最好的年份年收入接近60万卢比,即便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收入降至不足8万卢比,村庄仍坚持支付工人工资,确保村民不再需要外出打工。
如今,竹子采伐工作的日薪从最初的450卢比提高到840卢比,这远高于村民们过去在外地工作的收入。
竹子收入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还被用于资助教育和社区建设。例如,村庄为在政府住房计划下建房的村民提供额外的建筑材料补贴,并资助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截至目前,帕奇冈已有两名学生完成硕士学位。
帕奇冈的管理模式也以其民主和公平而闻名。村庄事务由村理事会集体决定,所有参与竹子生意的村民,无论男女,都获得平等的报酬。
这种没有等级结构的治理模式不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也促进了性别平等。
帕奇冈村民深知森林资源是其经济命脉,因此,他们不仅注重竹林的可持续采伐,还在36公顷的森林中建立了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
同时,村庄已经开始种植新的竹林,并计划多样化其产品线,例如利用森林中的水果发展食品加工产业,以进一步扩大收入来源。
CR:Roli Srivastava
未来
帕奇冈的成功故事并未能完全激励邻村模仿,部分原因在于其他村庄缺乏领导和组织能力。
尽管如此,帕奇冈村民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已经申请了额外900公顷森林的所有权,并期待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森林经济。
正如一位村民总结的那样:“我们的下一代将生活在这里,即使他们无法在外找到工作,也可以依赖森林资源过上体面的生活。”
帕奇冈村的经验表明,在合适的指导和支持下,赋予社区合法的资源管理权能够极大地改善其经济和社会状况。
尽管面临挑战,这个村庄以其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为全球社区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本文为印度通原创作品,任何自媒体及个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转载(包括注明出处),免费平台欲获得转载许可必须获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授权。 任何将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业推广或者宣传的行径均为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均按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 热文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