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月,西野根据军委指示发起春季攻势,并结合敌情,采取了“攻敌必救、围城打援”的作战方针,向陕东战略要地宜川发起进攻。
宜川东依黄河西连洛川,乃是关中屏障,正因如此,只要打这里胡宗南必会调兵来救,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西野向宜川发起进攻之后,胡宗南马上下令,命整编29军东进援宜。而彭总的目标,正是这前来救宜川的29军。
一、29军军长刘戡
彭总的计划是,一旦胡宗南要求29军前来救援,那么就在瓦子街地区布下“口袋阵”,届时再利用地势,一举吃掉29军。
为达此目的,彭总一面安排西野三纵、六纵各一部向宜川发起进攻,一面安排一、二、四纵和三、六纵主力运动到瓦子街一带,万事俱备后,就等胡宗南调兵了。
果然,在收到宜川守军的求救之后,胡宗南一如彭总预想的那样,马上下令29军军长刘戡火速带兵救援宜川。
29军临出发之际,胡宗南还十分自信的告诉刘戡,这次救援一定会成功。
之所以会有这种自信,是因为在胡宗南看来,缺枪少兵的西野这次打宜川,一定是动用了全部力量,而根据胡宗南得到的情报,西野只有五个纵队,因此他就认为,彭总肯定是用四个纵队去围攻西野,然后留一个纵队进行打援。
西野确实有五个纵队不假,但彭总的部署重心并非在宜川上,而是在打援上面,所以从一开始,胡宗南就错的离谱。
而此时的29军军长刘戡,心情可以说是相当郁闷。
刘戡毕业于黄埔一期,参加过北伐战争,并且他是从一个排长做起,靠着真打实拼和战功,一步步走上的高位。
这一点,在抗战期间就有很好的证明。
1933年,侵华日军第8师团向山海关悍然发起进攻,时任83师师长的刘戡,率领83师进行了顽强的反击,在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83师官兵以血肉之躯与日军厮杀在一起,期间损失极为惨重,但83师全体仍未退一步。
由于损失太大,刘戡一度把卫生员、炊事兵都组织了起来,亲自带着他们进行抗击。
到了最后,看到自己原本有一万多人的部队牺牲巨大,刘戡一度不能自已,甚至掏出枪准备自尽,幸亏他的参谋长把枪夺了下来。
到了1937年的忻口战役中,刘戡率部沉着应战,前后毙敌万余人,沉重的打击了日军嚣张的气焰。
从这里就能看出,刘戡是具备相当不错的军事能力的,也经历了诸多大战,除此之外,他也是国军诸将中一个难得的是非分明之人。
1940年时,刘戡率93军驻防在阳城一带,而他当时的参谋长正是我地下党员白天(开国少将,当时化名魏巍)。
对此,刘戡并不是不清楚,但他不仅没有加害白天,还在白天的劝说下,多次暗中将军用物资送给八路军,另外对所辖区域内的我党党员和进步人士也十分友好。
更难得可贵的是,他还保护了白天将军。
当时由于特务的告发,导致白天将军的身份被老蒋得知,而老蒋随即下令,要调白天将军去南京参加所谓的受训团,实际上受训是假,进行谋杀才是真。
关键时刻,刘戡一面以“军务繁忙,请求缓调”为由拖延时间,一面通知白天将军,让他赶紧离开阳城赶赴延安。
并且,刘戡还赠送了马匹、钱财,以供白天将军路上之用。
临别之际,刘戡极为动情,毫不掩饰的表达了对白天将军的不舍之情,而言辞之间,也确实能看出他是一位深明大义、是非分明之人。
“我与魏参谋长多年共事,情同手足,因思想不同,他要离去,也挽留不住,只好分别了......我可以保证,在抗日期间,我坚决抗日,不打内战。抗战胜利后,如果国共两党争天下,我还要为三民主义奋斗到底,但愿我们日后不至在战场以兵戎相见。”
这样一位是非分明之将,自然在进入解放战争之后,愈发认识到老蒋发动内战的真实目的,所以就越来越不愿继续打下去。
但出于军人的天职,他又不得不服从,而在胡宗南下令让他前去救援宜川之际,他一眼就看出了这是西野设下的圈套,几番劝说胡宗南无果后,刘戡更心灰意冷了。
当时他就对部下说,“赶紧打完了事”,言语之间,满是绝望。
二、名将之风
从出发前去救援宜川,到最后兵败身亡,刘戡其实是有好几次机会可以避免这种结果的。
第一次,是在他率29军刚刚抵达永乡之际,当时29军的前卫部队27师的一个营在侦察中遭遇西野一纵,并且双方在观亭一带进行了交火,由于西野是以逸待劳,这个营被歼灭大半。
得知此消息后,刘戡更加确认西野这是准备包围自己,因此他就向胡宗南去电,提出了先打观亭,解决掉这里的西野部队后,再沿着观亭附近的山路去宜川,这样的话,不仅能避免自己陷入包围,也能及时抵达宜川城下。
但对此,胡宗南表示反对,其始终认为,西野不可能吞下自己的一个军,因此要求刘戡继续沿着洛宜公路前进,不得更改行军路线。
并且,胡宗南是在刘戡去电足足一天之后方才回电,这就导致刘戡在永乡足足滞留了一天啥都没干,而与此同时,西野可没闲着,利用这一天的时间,把包围圈又进一步收紧了。
而第二次,是在刘戡被迫进抵瓦子街之前,要知道他在西北多年,对这里的地形再熟悉不过,而依他征战多年的经验去看,瓦子街一带明显就是一个设伏的绝佳之地,因此他就料定彭总必定会在这里伏击,所以他再次向胡宗南提出绕过此处不走这里。
但胡宗南只用一句话,就堵得刘戡无话可说。
“平时找共军还找不到,现在知道他们会来,那不打还行?”
就这样,刘戡只得硬着头皮率部进入瓦子街一带,而在进入瓦子街之初,他凭借军人的本能,居然瞧出了彭总的一个破绽。
在刘戡进入瓦子街之后,彭总也在迅速调兵对他进行合围,但百密一疏,加上当时天降大雪,因此在瓦子街东南就出现了一个不大的真空地带。
而刘戡不愧是经历过大阵仗的名将,他凭借多年征战经验抓到了这一点,在意识到周边有西野部队在对自己进行合围之后,刘戡迅速下令,要部队抢占瓦子街东南边的高地,计划拼着损失一部分兵力,从这里突围出去。
这个战术,可以说是相当敏锐和精准,由此也能看出刘戡的能力之强,一野战史在记录此事时就评价,“如不迅速堵住这一缺口,将给敌留下突围逃窜的道路”。
好在当夜大雪实在是太大,因此刘戡所部在抢占了此地之后并未采取下一步行动,而是准备到天亮后再突围,这就给西野了一定时间。
关键时刻,西野一纵当机立断,派358旅714团向该高地进攻,经过一番血战,总算是消灭了此处敌人,牢牢控制住了这处高地。
不过,714团也在此战中损失惨重,其中该团六连只剩下13个人,而该团团长任世洪、参谋长武治安均牺牲在此战之中。
三、战场自戕而亡
在这个唯一可能会突围出去的缺口被西野堵住之后,刘戡基本上是彻底绝望了。
尤其是到了1948年2月29日黄昏,在与西野又激战了一天后,不仅没能有突围进展,反而还被进一步压缩,截止到当天晚上,刘戡所部的活动区域,只剩下东西不到10公里,南北大约5公里的范围。
而在这个范围四周,西野犹如铁桶一般把刘戡牢牢困住,加上连日来的战斗导致刘戡的部队损失巨大,仅是旅长就有两个已经阵亡,中基层军官更是死伤无数,自然就让刘戡陷入绝望之中。
此时的刘戡知道,想突围已经是不可能了,唯一的希望就是胡宗南派援军了。
但当天晚上,就在刘戡向胡宗南发电报请求援军时,胡宗南却直接回复说,“唯赖整二十九自力更生”。
这句话,算是彻底让刘戡失去了所有希望。
与此同时,西野冒着越下越大的雪,连夜继续进攻,并在将刘戡所部进一步压缩之后,于3月1日拂晓,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战至当天下午,西野已经占领了瓦子街几乎所有的阵地,敌29军军部也已被消灭,而刘戡本人则和卫兵在附近的一个山沟里狼狈穿行。
好不容易踉踉跄跄走到了一个叫乙庄的寨子时,刘戡当即就掏出枪想要自尽,幸亏卫兵眼疾手快夺了他的枪,但此时的刘戡死志已决,所以在不一会后,趁着卫兵在前面探路,捡起地上的一颗手榴弹当场引爆。
而卫兵在听到一声巨响回头看时,刘戡已经倒在血泊之中气绝身亡。
这一年的刘戡,方才42岁,正是年富力强之际,曾在大是大非上深明大义的他,若没有自戕而是被俘,那么以他曾经的贡献,加上他的能力,完全有可能会大有作为。
当彭总得知刘戡自戕的消息后,足足沉默了半晌,他和刘戡同为湖南老乡,虽说谋面不多,但还是比较了解刘戡这个人的,而对于刘戡的自戕身亡,彭总除了极为惋惜外,又赞赏刘戡“是条好汉,没给湖南人丢脸”,之后彭总下令,好好收敛刘戡遗体,找机会还给胡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