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架子鼓独奏惊艳全场,鼓点如惊雷。

在《乘风2025》的初舞台上,41岁的王珞丹以吉他弹唱结合架子鼓的表演惊艳亮相,成为首位获得Super A评级的选手。



王珞丹的这个初舞台砸碎了观众对她饰演的米莱小妞的刻板印象,也打开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觉醒。

不被定义,才是真正的自由。这场蜕变背后,是她用十年迷茫与挣扎换来的答案。

01

2006年,22岁的王珞丹演绎了《奋斗》中的米莱。这部讲述几个80后在北京奋斗、由赵宝刚执导的电视剧,让尚未褪去青春稚气的王珞丹一夜成名,成为小妞电影的鼻祖,却也成为她最沉重的枷锁。

此后很多年,王珞丹一直试图走出“米莱”的模式,却走得艰难。

很多观众都记住了那个敢爱敢恨的米莱,却忽略了王珞丹开拓转型的野心。

在《杜拉拉升职记》《后会无期》中,她尝试职场女强人、风尘女子等角色,但市场反馈始终是:还是米莱令人印象深刻。

因和白百何外貌相似,随着白百何的的成名,王珞丹渐渐被取代,两人从角色争夺到公开互撕。

最终王珞丹落败,走起了下坡路。

2011年,白百何凭借《失恋33天》崛起,王珞丹被媒体追问“是否嫉妒”,她还嘴硬回怼:“尴尬的应该是对方”。

这场战争暴露了娱乐圈对女演员的残酷逻辑,相似就取代,过气遭淘汰。

2017年后,王珞丹的中年危机开始具象化。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她陷入了无戏可拍的境地。她的作品锐减,古装剧《卫子夫》因造型被嘲是最丑皇后,参加综艺《跨界歌王》虽秀出架子鼓技能,却被质疑炒作才艺。

市场给到她的选择越来越少,正如她在微博自嘲:“透不透明不重要,是个人就行”。

02

2024年,王珞丹宣布参加《乘风2025》。

正如她后来在开场亮相时对曹颖说过的那句话:我去年想明白了一个自己的问题。所以我来了。

观众好奇她想明白了什么。



我想我是理解的。

这就是题目的表述了,40岁,把自己重新介绍给大家!

浪姐在第一季时就邀请她,次次邀请,她次次拒绝,一直到第六季,她终于来了。

对此她是这样说的:我终于想明白了一个事实——观众不需要完美的米莱,但我需要把自己重新介绍给大家!

这种觉醒不是一天发生的,在综艺节目《是女儿是妈妈》中,源于一次海边创作:她用一颗纯白的蛋象征自己,告诉母亲:“蛋就是蛋,不能用今天的我定义明天的我”。

观众固化着她身上敢爱敢恨的米莱的少女感,仿佛她本人就是米莱。

可是,在乘风中,王珞丹展示着全新的自己,爱操心、小孩姐,还有皱纹与疲惫。排练崩溃时会流泪,舞台表演时也会流泪……她惊讶于自己的变化:我什么时候变成了多愁善感的老女人。大概是真的老了,绷不住泪了。

以前总想证明自己不老,现在只想证明自己是真实地活着。

王珞丹坦然承认:“现在这种眼睛里时刻有别人,顾人周全的性格,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以前的她,在20岁、30岁的时候,眼睛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当年横冲直撞,靠的全是运气。机会给到我,我抓住了,我就绽放了。机会没给到我,我就是这个样子。没有主动为人生或演艺事业去布局和规划。我以前是个打保险牌的人,很多事情,如果没有60%的胜算,我一定不会尝试……所以就随波逐流到了今天。”

于是,她来了,登上了乘风2025的舞台,重新把自己介绍给大家。

41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纪,再出发。

想起去年看中国电视剧年会马伊琍说的一句话:感谢最好的导演王家卫,在我最好的年龄遇到最好的《繁花》。

王珞丹也是如此,她不再安于自己的孤岛,等待适合自己的剧本,而是选择主动出击,将人生经历融入舞台:初舞台用吉他弹唱致敬青春,四公中在《易燃易爆炸》中以暗黑系舞蹈撕碎乖巧标签。

网友这样评价她的表现:王珞丹终于把架子鼓的野性带进了角色。

03

在乘风中,她做歌手,全开麦演唱,被评高音瑕疵却情感饱满;她做舞者,以零基础挑战现代舞,被评委评价用伤痛讲故事;除此之外,她还做乐手,用架子鼓solo引爆热搜。据说,在网络平台上,#王珞丹的手速#阅读量破亿。



她敏感、细心,看到别人,照顾其他姐姐,但却坚持原则。

她公开质疑节目组的少女审美:“为什么30+姐姐只能唱甜歌?我们可以嘶吼,可以愤怒,可以像火山一样爆发”。

这种态度与海清姚晨等中年女演员的困境呼喊形成共振,推动行业重新思考女性题材的边界。

写在最后

目前乘风2025还在持续录制、播出中,现在还没有最终的结果。相信无论结果如何,王珞丹都会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

塞缪尔·厄尔曼有一句名言:年轻不是时光,而是心态。

王珞丹在节目中突破自己,打鼓、玩电子乐,将41岁活成探索的起点而不是衰退的符号。

这一路走来,从“米莱”到“杜拉拉”,从“四小花旦”到被嘲“过气艺人”,她终于活明白了:所有外界的定义都是囚笼,唯有自我认知才是钥匙。

正如她在海边画的白蛋——纯粹,却蕴含无限可能。

她的蜕变折射出中年女演员的集体困境与突围。当市场沉迷于少女感时,她以《乘风2025》为再出发的起点,证明了中年女性的魅力不在逆龄,而在生命力。



当今的娱乐圈用“少女感”和“妈味”来对女性进行生硬分类和切割,王珞丹却选择在架子鼓的轰鸣中重新站起来:女性的价值不该被年龄、角色或舆论定义。

引用著名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喜欢说的一句话放在这里: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

把这句话改一下放在王珞丹身上:我不是来比赛的,我是来打破规则的。

只不过这个规则是她自己的规则,是以前的王珞丹对自己的刻板定义。

不被限制的人生才是41岁最性感的模样——不完美,却生机勃勃。

这才是最好的王珞丹。40岁,重新定义自己,再出发!

我们也是。不管什么年龄都不该是终点,而是再出发的起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