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爱学习,家里经济条件又不好,我觉得不妨早点进入社会。

我常想,“寒门是不是再难出贵子”?其实我们小时候就有类似说法。我在国外上学时,身边有很多富二代。到了国外我发现,不打工根本活不下去,可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不仅不打工,还天天换车。我2000年出国,距今25年了,那个时候贫富差距就已经很明显。那时,出身寒门的孩子通过自身努力,还是有机会成功的。但就目前真实的教育现状来看,寒门子弟成功难度增大了。

举个简单例子,从地域方面来说,南北地区就存在差异。为什么南方的学校发展得越来越好,录取分数越来越高呢?像江苏、北京、上海的学校,录取分数线不断攀升,而东北的学校,分数线却提不上去。甚至包括东北的一些985大学,网上很多人说它们不思进取,这么多年变化不大,在科研等领域也没有特别突出的贡献。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发展相关。

比如说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还有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这些学校进行综合评价招生。我在直播间讲广东、上海的学校时,提到上科大、南科大,就有家长觉得这些学校是“坑”。看到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一年20多万的学费,很多家长就说学校不行。

但上海纽约大学在国内中外合作大学中堪称顶尖,该校百分之五六十的学生都能申请到世界排名前50甚至前100的学校。要知道,世界排名前五的学校,那可是清北复交浙这个档次的,这些学生未来的就业空间面向全世界,而非仅仅国内。

在国内,有的学生四五百分就能上这些学校。可寒门家长即便孩子有这个分数,也有一定认知,但掏不起学费,又该怎么办呢?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考500多分能上西交利物浦大学,600分能上宁波诺丁汉大学,四五百分能上以色列理工学院。要是孩子上了大学后醒悟过来,好好学习,申请到世界前100的学校,与其他孩子的差距不就拉开了吗?就业方面也是如此,尤其在大学期间。

就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央国企的实习机会。大家都知道,在央国企应聘时,有实习经验往往会被优先录取。而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家长很精明,愿意花钱为孩子搞定实习机会。但寒门子弟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就只能更加努力。

我有时候就想说,如果孩子不爱学习,家里经济条件又不好,真的不如早点进入社会。如果只能上一个没什么就业保障的专科,那还不如早点去闯闯。现在老百姓其实有很多发家致富的渠道,比如互联网领域,抖音、快手、视频号,还有淘宝、京东的出现,造就了很多普通家庭的成功。

这些成功的人往往思想比普通人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敢于尝试,还不怕失败。这种精神,正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或者学习能力不强的孩子更应该具备的。进入社会,接触新事物,同时增加对技能学习的渴望,而不是沉迷打游戏。现在互联网上那些一二十岁就开跑车、住别墅的人,又有几个是大学毕业的呢?所以,要抓住新事物带来的机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