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地时间5月5日,美国联邦众议院通过了两项涉台法案,不承认台湾省是中国土地。
与此同时,日本也趁机出手,前经济产业部长率代表团窜台与赖清德会面。
美国为什么要通过这两项法案?日本窜台的目的又是什么?
美国通过涉台法案
根据俄罗斯媒体援引台媒的报道,这次美国通过的“台湾保证实施法案”和“台湾国际团结法案”,实际上就是之前“台湾保证法”的加强版。
这两项法案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否定联合国2758号决议的明确性,将台湾省强行与中国主权脱离出来。
美国频繁拿联合国2758号决议说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全世界表明,只要是美国不承认的事情,哪怕已经在联大上通过了,只要美国需要,随时都能将其拎出来否定。
另外按照俄媒的说法,在美国法律程序中,一项法案的落实需要参众两院的一致通过,然后再让总统签字,才能顺利得到实施。
而美国众议院通过的这两项法律,本来就是之前已经通过的所谓“加强版”,在没有特朗普签字的情况下,暂时可以当成美方用来挑衅中方的一种政治手段。
并且中方已经多次明确强调,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2758号决议是白纸黑字写清楚的,已经明确了台湾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中国的一部分。
即便美国的这些涉台法案顺利通过了,也不能改变台湾非主权的实际地位。
那么就有一个疑问,美国众议院明知这样做没有实际意义,为什么要兴师动众地通过所谓的涉台法案呢?
相关媒体和专家猜测,或许是美国在这场关税战中失去了部分产品进口,所以急需利用台湾问题,来加强和台日的外贸合作,也就是所谓的“经济伙伴关系”。
当然了,台湾省暂时应该没办法与美国进行所谓的合作。
就在5月5日前后,新台币兑美元的汇率在两天时间飙升8%,大批民众和台湾企业抛售台币,金融状况已然是一片混乱。
如果美国要在这个时候涉足半导体和无人机等项目的合作,势必会激起台积电的反抗情绪,对美国外贸并没有太大益处。
不过除了经济因素以外,台湾省也是美国长期以来用于制衡中国大陆的手段之一。在如今中美贸易冲突愈演愈烈之时,特朗普一味的“反复横跳”已然没有太大意义,美方再次把台湾省推向风口浪尖,虽然法案不一定落地,但仅在舆论层面而言,属实是一步不错的棋。
只可惜,美方还是没有正确认识到,在当今中美贸易如此胶着的大环境下,频繁挑衅中方并不会为他们带来任何利益,反而还会迎来中方更强烈的反制。
另外除了美国,日本参与进了这次“拱火”。
日本官员窜台
根据台媒报道,日本前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于5月5日率领代表团“窜台”。
或许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西村康稔。2022年8月,西村康稔被任命为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结果刚上任,就迫不及待的去参拜靖国神社。
不仅如此,这位日本前经济大臣属实是一名狂热的“反华”分子。在任期间多次做出损害中国主权的行为,为了让台积电落地日本,还给台湾当局批准了很多经济补助。
就是这样一个日本官员,在卸任后还不消停,似乎是和美方提前沟通好了一般,选择在5月5日这天和赖清德会面,讨论所谓的“经济伙伴关系”。
西村康稔一直挂在嘴边的“台湾有事就等于世界有事”,无非就是要把中国自己的“家事”给扩大化,从而方便他们“浑水摸鱼”。
虽然日本的高新产业发展情况良好,但有了台积电的支持,日本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必然也能更加精进,对西村康稔这个经济产业大臣来说,也能提高他在任时期的民调支持率。
只可惜,自从赖清德就任以后,就一直坚定地站在美日这边,不惜出卖台湾省民众的切身利益,也要为自己迎来更多国际舆论和武器装备的支持。
也可能是上个月我军在台湾海峡附近组织军演,深深地刺激到了赖清德的内心,于是便向美日抛去橄榄枝,勾结美日妄图将局势升级。
针对赖清德以及美日的这番行为,王毅外长此前就已经明确表态:一个中国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我们要正告这些人,与其鼓吹‘台湾有事,日本有事’,不如谨记,借台湾生事,就是给日本找事。”
王毅外长在记者会上罕见的说了重话,也从侧面说明了日本官员近期“窜台”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出挑。
除了这次西村康稔之外,4月下旬,日本国会众议院高市早苗也率团窜台。日本政坛上的一部分人频繁地打“台湾牌”,无非是在当今中日关系上又加了一把火。
日本首相石破茂前不久刚托人给中方捎信,有意缓和中日关系,以共同应对美国的贸易壁垒。可现如今,日本官员两次“窜台”,的的确确算给石破茂添了一把堵。
据相关媒体报道,高市早苗和西村康稔这些人窜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日本政坛上为自己争取人气,以便在下次选举中多获得一些选票。
可这些人鼓吹的“亲台”言论,不论是对中国还是日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促使中方对日本实施更为强烈的反制措施。
总之,不论是现在的美国还是一直挑拨矛盾的日本,只要他们危害到中国主权问题,那就要做好承担中方反击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