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蹲在田头吧嗒旱烟,望着灰蒙蒙的天直叹气。



他记得上回这么密集的雨,还是去年入秋那会儿,可眼下才五月初。5号夜里那场雨来得突然,河北丰南的雨量计直接蹦到59.

8毫米,把村里老人都惊住了——这可是当地最早的暴雨日。田里的麦苗正拔节,往年这会儿都靠抽水浇地,老天爷先来了场"急雨"。



可气象站的喇叭接着又响了:8号还有更大的雨等着呢。这次的西风槽跟发了狠似的,拖着冷空气往南钻,中东部气温要跌4 - 6度。

南边的副热带高压也没闲着,带着暖湿气流往北冲,俩家伙碰一块儿,怕是要"大闹天宫"。村里的李叔掰着指头算:五月下暴雨,搁老辈人嘴里可是"稀罕事",咋今年连着来?



手机里的天气预报翻了又翻,欧洲数值说北京南部可能下超100毫米,美国的也差不离,都是大暴雨的架势。要知道华北五月平均月雨量才30多毫米,一场雨顶一个月,这能不让人心里打鼓?

村东头的大棚户老王坐不住了,连夜检查塑料布的绳结,生怕大雨掀了棚顶。



镇农技站的小张赶来叮嘱:"别光盼雨,得防着强对流,去年邻村就吃过雷暴的亏。

"这话让大伙又紧张起来:雨是好雨,可要是带着大风雷电,庄稼可扛不住。



再看5号那场雨,虽说雨量猛,可范围零散,好多村就滴了几滴,这回预报说从华北到华南都有雨,真能这么广?有经验的老农嘟囔:"五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还是多备点沙袋保险。"气象员在广播里解释,这回靠的是江淮气旋"远程送水",就像台风外围给远处送水汽,原理差不多。

可老百姓听不懂这些,只知道手机上的降雨图红成一片,北京天津都在大雨圈里。我瞅着这预报心里直打鼓,咱种地的最怕老天爷"急眼",可也盼着这场透雨能解旱情。去年冬天到现在,地里的裂缝能塞进手指头,小麦拔节正缺墒,这场雨要是稳当下来,秋粮能省心不少。



但凡事怕个"过"字,雨水太急太猛,低洼地容易涝,刚开花的果树也怕打落花苞。村口的大槐树下,几个老汉凑一起嘀咕:"早年有句老话'五月暴雨赛虎狼',如今有天气预报,咱得学会跟老天爷'商量着来'。"说归说,各家各户还是忙开了:通沟渠的通沟渠,加固棚架的加固棚架,连村里的小学都把体育课改到室内了。

最让人悬心的是数值预报的分歧,欧洲说北京南,美国说天津中,到底哪儿雨最大?眼下还真说不准。这就好比下棋,老天爷的"棋路"难琢磨,咱们能做的,就是把准备做到前头。

望着天边渐渐聚起来的云,老张把旱烟往地上一按:"管它下多大,咱先把该做的做了,剩下的,交给老天爷吧。

"这场五月的雨,带着罕见的劲儿,敲打着华北的土地,也敲打着每个农人的心头。

它是及时雨,也是警示铃,让咱知道,种地靠天,但不能全由着天,多留个心眼,总没错。末了还想说,这天气越来越让人摸不透,往后的日子,怕是得更留意老天爷的"脸色"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