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东京超市,佐藤阿姨盯着2千克标价2400日元的大米直皱眉。
她掏出手机算算,自己一小时工资刚够买半袋米,购买力挑战直接翻车。原以为是超市坑人,一查才发现日本大米价格已连续16周疯涨,势头没半点衰减。更气人的是,日本大米出口到美国居然更便宜,本土百姓反而吃高价粮。
大阪府堺市的学校最先撑不住,每周午餐米饭从三次砍到两次,面包成了替代品。网上炸开了锅,有人翻出“何不食肉糜”的老梗,调侃大米比鸡胸肉还贵的荒唐。甚至出现偷糙米被抓、大米袋子装定位器的新闻,米价贵到让人心慌。
日本媒体的甩锅操作更离谱,竟说中国电动车用磷导致化肥涨价,影响大米产量。这逻辑简直天马行空,让人想起之前他们甩锅中国女子囤米的荒唐戏码。数据却打得他们脸疼,去年日本大米明明增产了,出口量还往上蹿。
日本政府没办法,只好放出21万吨储备粮,想着压压飞涨的米价。
可储备粮刚到市场就没了踪影,原来全被农协截胡,价格还是纹丝不动。说起这日本农协,简直是个奇葩组织,操控农业市场比黑社会还狠。
2016年北海道有个瓜农靠种甜瓜赚了1亿日元,第二年就遭了殃。灌溉系统三天两头跳闸,水源被人下药,6600个甜瓜全烂在地里。报警也没用,监控总坏、警察敷衍,评论区还一堆账号骂他“脱离农协活该”。
农协为啥这么霸道?全国90%的农民都是他们的人,抱团垄断没人敢惹。他们规定农民种啥、怎么种,山形县农民被逼种天价心形樱桃,跟受刑似的。
种出来的樱桃贵得离谱还没啥用,可农民想反抗?门都没有,农协有的是手段。回溯二战后,农协刚成立时可不是这样,帮农民采购农资、协调储备粮,像个贴心管家。
但权力大了就变味,现在的农协成了利益集团,垄断农村水电、医疗、学校,啥都管。
甚至有传闻说,农协旗下的银行炒美债亏了1.5万亿日元,转头就拉高米价填坑。
美国四大粮商够厉害了吧,想进日本市场也碰得头破血流,关税高得吓人。
可农协对自己人更狠,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榨取农民血汗钱,还拿政府补贴。
现在日本农业人口只剩116万,平均年龄69岁,年轻人都不愿种地,往外跑。
农协却还在玩花样,补贴农民减产,说种水稻不能超过农田60%,改种高价作物。这跟改稻为桑有啥区别?去年夏天极端高温加上供应链出问题,米价彻底失控。
可农协不急着解决问题,反而搞实验说日本大米口味吊打美韩,呼吁支持国货。日本网友都气笑了,米价涨到吃不起,还搁这儿吹口味,简直不把百姓当回事。
农协从农民的救星变成吸血的怪物,日本政府好像也拿他们没办法。放储备粮没用,调控政策没用,农协的垄断链条根本绕不过去。
现在超市开始进口美韩大米应急,可本土米价还是居高不下,百姓日子难挨。
回头看看,农协操控下的日本农业,早已不是为了吃饱饭,而是利益集团的提款机。瓜农的甜瓜烂在地里没人管,学生午餐少吃米饭没人问,只有农协赚得盆满钵满。这样的怪象啥时候能到头?
日本的大米危机,其实是整个农业体系的病。
当保障粮食的组织变成制造危机的推手,最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未来会怎样?没人说得清,但有一点很清楚:垄断不打破,问题就没完。
这一场米价风波,照出的是日本农业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网,想想都让人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