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5 月 4 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专机上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自己本周没有与中国领导人通话的计划,还抛出惊人言论,宣称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与中国建交是 “做过的最糟糕的事情” 。而在这之前没几天,美国高层还多次表态,说愿意跟中国就关税问题展开谈判,还通过各种渠道主动给中国传递消息。可特朗普这会儿明确表示不打算跟中国通话,这一下子又让中美贸易谈判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
再瞧瞧特朗普对尼克松跟中国建交这事的评价,简直是惊掉众人下巴。1972 年 2 月 21 日到 28 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两国政府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这可是结束了双方隔绝状态,开启了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大事。尼克松这个决策,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中美两国人民也都从中受益。可如今特朗普却把这事儿说成是 “最糟糕的事”,他这么说,背后到底藏着啥心思,很值得好好琢磨琢磨。从特朗普自己的政治理念来看,他一直奉行 “美国优先” 政策,不管在贸易还是外交等方面,单边主义色彩特别浓。
在他眼里,美国过去跟中国打交道,好像没捞到足够多 “好处”。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美国对中国有挺大的贸易逆差,这让特朗普政府心里特别不痛快。他就想通过一系列强硬手段,像加征关税、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等等,来改变这种局面,重新打造他所谓 “公平” 的贸易关系。所以啊,他对尼克松开启中美全面交流合作这事儿持否定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他对当下中美关系现状不满意,还有他特别想重新调整两国关系的强烈想法。
从美国国内政治环境来说,特朗普说这话,可能也是为了迎合一部分选民和政治势力。在美国,有那么一些保守派势力,他们看着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快,心里害怕,觉得中国崛起对美国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特朗普说这种激进的话,能吸引这部分人的支持,巩固自己在国内的政治基础。据福克斯新闻 4 日报道,特朗普在采访里还提到 “可能在某个时候降低对华关税”,但同时又提出 “贸易协议必须公平” 这个前提条件。他这表态,看着好像是缓和了一些,实际上还是延续了他那 “极限施压” 的谈判套路,既想通过松绑关税,缓解美国国内通胀压力,又想在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这些战略领域,继续对中国进行技术遏制。对于特朗普这些做法,中方看得明明白白,外交部也明确表示 “正在评估” 美方的诚意,还强调谈判得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特朗普这人,一直都挺擅长操纵民意的。他把历史拿出来摆弄,说什么 “历史错误”,其实就是想拿这个当当下政策合法性的支撑,为以后可能出台更激进的政策,提前在舆论上造势呢。他这么做,一方面是想直接给中国施压,另一方面也是在煽动美国国内的 “反中共识”。
特朗普还在采访里透露,“本周没有与中方通话的计划”。但实际上,中美官员层级的沟通一直都没断过,就是总统层面没啥动静。这种 “静默外交” 可不常见,这说明华盛顿有意把总统从官方沟通链条里抽出来,制造一种 “高压僵局”,想逼北京先让步。白宫不停地放话,说什么 “没安排对话”“不打算见面”,这就是在打心理战,暗示中美沟通不但没升温,还随时可能中断。现在贸易战乌云密布,台海局势也紧张,科技封锁还在继续,特朗普在这时候抛出 “悔建交论”,本质上就是想用否定历史的方式,给以后外交脱钩找借口。
特朗普这话可不是孤立的,和他之前一系列行动能对上号。美国国务院之前就对中方在美国的几个领事馆进行限制性审查,甚至还传出可能关闭的消息。与此同时,美国国会也在推动所谓 “反间谍”“反影响力” 的立法,矛头直指在美的中国机构和人员。从特朗普的政治逻辑来看,重提 “后悔建交”,一方面是对华战略博弈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在国内选民面前展示 “强硬姿态”,演一场政治戏。他心里清楚,现在全球通胀,美国制造业衰退,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反中” 成了凝聚选票、掩盖国内问题的好办法。否定尼克松,就等于切断了美国过去 “与中国接触” 政策的历史合理性,给他搞的新冷战战略来个 “清零”。这种 “清零”,可不只是在贸易或者科技方面,很可能会蔓延到外交架构本身。关闭领事馆、撤走人员、压缩外交空间,特朗普完全有可能不用宣战,就靠 “行政手段” 把中美关系降到冷战式对峙的边缘。
在特朗普设定的这场博弈里,他想把中国逼到一个 “必须让步” 的境地。他要的不只是实际的谈判成果,更想要一个能让美国在国内媒体上宣称胜利的 “让步场景”,说白了,就是要个 “面子工程”,台阶要又高又宽,能拍照,还能当竞选素材。但中国可不会按照他写的剧本走。中国商务部最近在评估美方关税结构的同时,已经在酝酿对等反制措施。外交部对特朗普 “后悔建交” 这话,也没正面回应,就以 “不评历史虚构” 轻轻带过,这种低调,其实是一种克制,也是在观察局势。中国心里明白,美国现在就是在搞 “极限施压”,他们的目的不是真要和中国断交,而是想用最大程度的威慑,谋取经济和战略利益的最大化。面对这种新的讹诈手段,中国的战略耐心和政策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检验一个大国成熟度的关键。
特朗普这通对历史的 “回顾”,其实就是在试探各方反应。他在试探美国民意能不能接受新冷战,看看中国会不会妥协,也在测试美国盟友、资本市场,还有华盛顿内部不同派系对中美脱钩这事的态度。历史没办法改变,可政治人物能操纵人们对历史的记忆。特朗普这么做,就是想把和中国改善关系的责任推给民主党和上一届政府,把 “反中立场” 变成共和党外交新教义的一部分,给 2025 年以后的美中关系,划出一道更深的分界线。而中国呢,得在这场可能到来的风暴前,找准一个更长远的战略方向。不是为了一时妥协做准备,而是要为未来十年可能的对抗定好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