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只需要点击上方的蓝字《梅州V生活》关注即可
“预制梁板预应力管道检测小车可以为桥梁工程质量把控提供有力保障。现在这个项目进入编程阶段”“在研发中要考虑如何应用最新技术,尽快推进研发”……日前,在汕梅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TJ5标霍方鑫创新工作室里,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汕梅高速改扩建TJ5标项目副经理霍方鑫和他的团队成员们正在“头脑风暴”,讨论创新项目情况,希望早日将该创新项目
落地应用于施工。
霍方鑫(右一)正在和工作室团队成员讨论。
这样的“头脑风暴”自2024年7月30日霍方鑫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经常会不定期“上演”。汕梅5标项目智慧梁场是汕梅高速改扩建全线规模最大的梁场,承担着全线半数以上标段的制梁任务,总计需预制4074片箱梁,标准高、工期紧、难度大。为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制梁任务,霍方鑫带领项目技术骨干成立“霍方鑫创新工作室”,围绕梁场生产线内智能化系统,展开科技攻关。在霍方鑫的带领下,项目创新团队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创新12项工装,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大大提升了项目施工效率,减少误差率及人工成本。在多项创新技术的“加持”中,该梁场的智慧化程度在全线名列前茅。“每当看见工作室成果得到应用时,那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霍方鑫说。
在施工一线工作,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五一’假期前夕,汕梅高速径义互通完成交通导改。为了这次导改,基本都扎在现场了。”霍方鑫说,作为一名项目副经理,保工程进度是重要职责。用详细的施工计划控制施工管理节奏,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落实;抢抓旱季黄金施工时间,优化施工组织;开展施工班组之间每月进度“大比拼”,调动大家工作激情……霍方鑫心里始终有一本进度推进账,在他的科学规划下,该标段按照既定时间节点逐一推进施工进度,施工进度位居全线前列。
从2011年工作至今,霍方鑫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大地,在一个个项目里逐渐完成青涩学生向项目经理的转变。“工地是我的第二所大学,这里有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希望以后在这所‘大学’里不断精进技能,朝着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好的技能运用攀登。”霍方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