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法律知识,关注@李肖峰

Tel:13910685120

大家好,我是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李肖峰律师,作为专攻行政诉讼和刑事案件的律师,我在律师这行十几年了,见过形形色色的案件和当事人家属。这些年,有个现象让我特别痛心疾首,就是总有一些所谓的 “律师”,利用家属们着急救人的心理,打着 “包捞人” 的旗号招摇撞骗。今天,我就结合实际案例,给大家讲讲这些 “关系型律师” 的套路,教大家 3 招识破他们,千万别再上当!

先给大家讲个真实案例。有位企业老板,因为涉嫌经济犯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老板的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打听怎么才能把人弄出来。这时候,有个自称 “神通广大” 的律师出现了,拍着胸脯保证,说自己和办案机关的人关系特别铁,只要家属给 50 万,一周之内就能把人 “捞” 出来。家属们病急乱投医,想着只要能把人救出来,花点钱也值得,就稀里糊涂把钱给了这个律师。结果呢,一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人不仅没出来,律师还开始找各种借口推脱责任,一会儿说办案人员临时变卦了,一会儿又说需要再追加 “活动经费”。家属们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可钱已经打了水漂,追都追不回来。

其实,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 “关系型律师” 之所以能屡屡得手,就是抓住了家属们对刑事程序不了解、急于救人的心理。在我国,刑事案件的办理有着严格的法律程序和规定,从公安机关的侦查,到检察院的审查起诉,再到法院的审判,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监督机制,绝不是靠所谓的 “关系” 就能随意左右的。


那么,这些 “关系型律师” 都有哪些套路呢?咱们来仔细分析分析。

套路一:虚假承诺,制造 “关系” 假象

这类律师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夸大自己的人脉关系,声称和公检法机关的领导、办案人员是铁哥们、老同学,甚至信誓旦旦地保证,只要钱到位,就能让案件按照家属期望的方向发展,比如 “保证取保候审”“肯定能让检察院不起诉”“一定能判缓刑” 等等。但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兑现这些承诺。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案例,家属轻信了律师的承诺,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不起诉、判缓刑等结果,都是基于案件的事实、证据以及法律规定来作出的,需要满足严格的法定条件。比如,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这些条件都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来支撑,绝不是靠 “关系” 就能搞定的。

套路二:巧立名目,骗取高额费用

为了从家属身上榨取更多钱财,“关系型律师” 会巧立各种名目收取费用。除了正常的律师费之外,还会以 “打点关系费”“活动经费” 等名义索要高额款项。他们会编造各种理由,比如要给办案人员送礼、请客吃饭,需要疏通各个环节等等,让家属误以为这些钱都是必要的开支。而实际上,这些钱大部分都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曾经有个案例,一位家属为了给涉嫌犯罪的亲人 “捞人”,先后给律师支付了 80 万的费用,其中所谓的 “打点关系费” 就高达 50 万。律师拿着钱后,却什么实质性的工作都没做,只是偶尔给家属汇报一些无关紧要的案件进展情况,最终人没捞出来,钱也打了水漂。家属发现被骗后,想要追回费用,却困难重重,因为这些费用很多都是通过私下转账的方式支付的,没有留下任何正规的发票或合同,给维权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套路三:故弄玄虚,拖延时间

当承诺无法兑现时,“关系型律师” 就会使出拖延战术。他们会编造各种理由,比如案件遇到了特殊情况,需要等待领导批示,或者是办案人员出差了、休假了,暂时无法推进等等,以此来安抚家属,让家属继续等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会不断给家属灌输一些虚假的希望,让家属误以为事情还有转机,从而继续掏钱。

比如,有个律师在收取了家属的 “捞人” 费用后,一直拖着不办事,每次家属询问进展,他都以各种借口敷衍。过了几个月,案件进入了审判阶段,家属着急了,要求律师退款。律师却声称自己一直在努力运作,只是案件难度太大,现在退款也来不及了,让家属再等等看判决结果。结果,当事人最终被依法判刑,家属这才明白自己被律师骗了,但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维权时机。

那么,咱们该怎么识破这些 “关系型律师” 的套路呢?我教大家 3 招。

第一招:看承诺,别轻信 “包捞人” 的鬼话

真正专业的律师,不会轻易对案件结果作出承诺。因为刑事案件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案件事实、证据、法律适用以及司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等等,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一个律师在没有了解清楚案件具体情况之前,就信誓旦旦地保证能够 “包捞人”“包打赢”,那十有八九是不靠谱的。遇到这种情况,家属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这些虚假承诺所迷惑。

第二招:查资质,核实律师身份和执业情况

在聘请律师时,一定要核实对方的律师身份和执业资质。可以通过查看律师的执业证书,或者登录当地司法行政部门的官方网站、律师协会的网站,查询律师的注册信息,确认其是否是合法执业的律师。同时,还要了解律师的执业年限、擅长领域、过往业绩等情况,选择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律师。如果对方无法提供合法的执业证书,或者在官方网站上查询不到相关信息,那就很有可能是个 “黑律师” 或者骗子。

第三招:观行为,警惕不合理收费和神秘举动

正规的律师在收费方面会遵循行业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会与当事人签订正式的委托代理合同,明确收费项目、标准和方式,并开具正规的发票。如果一个律师在收费时含糊其辞,不签订合同,或者以各种理由索要高额的 “打点关系费”“活动经费” 等,而且不愿意提供正规发票,那就要格外小心了。此外,如果律师在办案过程中总是故弄玄虚,不愿意向家属详细说明案件进展情况,或者声称自己有特殊的 “关系”,需要秘密进行操作,不让家属过问,这些都是非常可疑的行为,家属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止损。

最后,我想再次提醒大家,在面对亲人涉嫌犯罪的情况时,家属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病急乱投医,更不要轻信那些 “关系型律师” 的花言巧语。要相信法律的公正和专业,通过正规的途径,聘请有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律师来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我是李肖峰律师,欢迎关注账号,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在聘请律师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或者对案件有任何疑问,可以向我咨询。


北京来硕律师事务所李肖峰律师团队

关注我,一个只说真话的靠谱律师@李肖峰

Tel:13910685120

END

法律读库

《法律读库》旨在为中国律师提供最优质的信息分享平台,构建中国律师网上家园!同时为中国律师创建最佳的宣传平台,以最小的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

模式一:法律自媒体+案源推荐

为律师量身定制的高性价比的曝光平台。

法律读库 WWW.FLDK.COM 作为国内先进的法律自媒体平台,通过律师发布评论、案件解析等文案,提高曝光度。是为律师量身定制的。优势:流量高、精准性强、创意性强、互补性强、操作性强。我们为不同的的案件类型提供多种平台、多种渠道、多种样式的曝光推荐。根据不同的案件、提供不同的推送模式,为您的文章在更精准的潜在客户面前呈现。

模式二:地区分站+总站推荐

独立地区分站,由总部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自主运营。

法律读库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服务应用户需求而生,根据当事人需要,全力塑造律师在某一领域方面的专业形象,采用全新的手法与包装,一个地区仅有一家合作伙伴,让您霸占本地区法律服务。并通过细化流量分配,联合本地律师,实现变现!

模式三:战略合作(面议)

平台面向未来,线上法律服务产业,让传统服务更便捷。

通过创新法律服务方式与方法,打造线上线下共通的服务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打通公共法律服务的传统壁垒。实现法律产业化聚集平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