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溪云

清华北大不再是人中龙凤了?

前段时间,一名清华土木硕士失业后自费6000元去蓝翔学厨冲上热搜;


还有北大硕士入职食堂阿姨,清华姚班硕士跑去做外包;


甚至哈尔滨一家民营汽配厂招普工,竟然设置了博士学历的门槛,给的月薪才3500块。


学历端在通胀,但就业端在通缩。

近年来应届毕业生持续超千万,叠加经济下行导致新增就业岗位收缩,2019—2023年四年间,应届毕业生数量比新增就业岗位多出1529万至少有24.6%的应届生被排在就业市场门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除了系统增速的放缓,更大的问题是,我们目前的经济结构,并不需要这么多高文凭的学生

我国现在的战略是高端制造业领衔、中低端制造业保就业和社会基本面,白领经济被轻视。

而中国的大学,恰恰就是以培养白领为主。

如今,教培、金融、法律等等,这些最能吸纳白领就业、初步完成转型升级的服务业,都在被打压。

据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从业者总数上只有240万,只占中国总人口的0.17%,

金融行业就业人数在过去五年间减少了580万 ,诸多吸纳了中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外企正在纷纷退出,一线城市写字楼空置率普遍超过了20%。

未来10到20年,白领经济在国内很难快速崛起。

在需求大大收缩,供给年年上涨的情况下,名校生就业下沉也就不稀奇了。

不过,文凭价值的回归是有可能的,只不过,这种结构性修复往往需要以一代人的职业生命周期为代价。

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经济滞胀,学历快速贬值。

而当80年代里根重启经济增长后,出现黄金十年,文凭价值快速提升,大学生收入提升至高中学历的两倍。

日本在经历30年的衰退后,人口长期负增长,企业开始加薪抢人,如今幸运的“00后”赶上了这一历史转折点。

文凭价值的波动,本质上是经济周期与人口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走出学历贬值,美国花了近20年,日本花了30年,不知道我们会花多少年呢?


2025年风高浪急,世界格局巨变,面对关税、脱钩,普通人如何守护自己的钱袋子?

若你有这个困惑,一定要看 智谷趋势内部研判 ,每周为您解读 国际、宏观、政策、楼市、商业等 重要动向。全年48期,助你看清趋势,直达财富的本质信号。

原价299/年,通过本文订阅,智谷老读者福利价 199元/年 ,还 加 赠一年12场闭门直播 !

限时开放30个名额

299元立减100元

三天后窗口关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