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北京国家网球中心,东风马赫电混PHREV技术发布会上,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喊出口号:“打造中国最佳动力解决方案,东风一直在领先,一直在超越”。
当年年底,东风公司马赫电混系统荣获第三届世界十佳混合动力系统称号。几乎在同时,东风公司马赫iD3-200电驱动总成荣获第四届世界十佳电驱动系统。
东风汽车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又收获了两枚沉甸甸的奖章。在能源变革的浪潮中,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百年未有转型的关键节点。两枚奖章不仅是一次荣誉的叠加,更是一场关于技术路线的前瞻性布局:在混动与纯电的交叉路口,东风用“双技术路线并进”的创新战略,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
马赫电混:以极致效率重塑出行生态
马赫动力自诞生以来已经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和行业唯一:行业首创的融合构型、行业最高热效率混动专用发动机、行业领先的AI-Control智慧动力控制技术、行业最安全耐用的电池四大核心优势,刷新着中国动力新高度。
据东风汽车研发总院新能源动力总成技术副总工程师张经纬介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迭代,马赫PHREV混合动力平台目前已经推出第三代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系统主要包括马赫C15TDE高效发动机和马赫HD150混动电驱等几款明星产品。
C15TDE高效发动机是行业首款认证热效率突破4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融合了东风混动专用VGT、水冷低压EGR等关键技术,具有高压缩比、高冲成、混流比以及深度阿特金森的设计特点,同平台的机芯已经达到行业最高47.06%的热效率。
马赫电混系统的突围,标志着中国混动技术完成了从“跟随者”到“定义者”的蜕变。尤其是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堪比丰田THS、本田i-MMD等国际顶尖系统,而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更实现了全场景工况下的效率跃升。在风行星海V9(参数丨图片)车型上,这套系统创造了综合续航1300公里的行业标杆,将混动技术从“过渡方案”升级为“终极解决方案”。
这种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东风对用户痛点的精准洞察。面对充电焦虑与环保诉求的矛盾,马赫混动通过多模耦合控制技术,在市区工况下纯电驱动占比达85%,高速场景油电协同效率提升15%。这种“全场景自适应”的技术哲学,让节能减排不再是选择题,而是智能系统自动给出的最优解。
马赫电驱:用架构创新突破性能边界
在马赫动力体系中,马赫纯电驱平台的性能表现与马赫电混一样出色。事实上,东风是国内率先完成电驱系统平台化革命的车企之一。马赫纯电驱平台高度集成的三合一设计将功率密度提升至2.4kW/kg,超越行业平均水平,配合智能矢量控制算法,让东风奕派eπ008百公里电耗控制在14.7kWh。实现了“性能与效能兼得”的突破。
据介绍,马赫纯电驱平台的真正价值在于卓越的品质和模块化架构的延展性。马赫纯电驱全平台功率范围覆盖70kW-400kW;全电压范围可覆盖400V-800V;智能热管理保证电驱动系统在-35℃至55℃环境高效输出,动力性、效率、功能安全、电磁指数、声学品质等性能卓越,综合性能优异,获得中汽中心首届高品质电驱动认证。第四代电驱动系统目前也在开发之中,预期功率同样覆盖70kW-400kW,具有高速、高压、高效和高集成的设计特点。目前东风开发的样机最高转速已经突破34447rpm,转速水平行业领先。
马赫纯电驱平台这种“平台即服务”的设计思维,不仅为当下车型提供澎湃动力,更为800V超充、固态电池等新技术预留了接口,构建起面向智能电动时代“技术母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与马赫电驱系统搭配的马赫动力电池平台性能表现也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其以超级安全、超级续航、超级快充和超级智能作为开发目标。通过材料安全设计、电芯安全设计和高安全、固态氧化物涂层镀膜的关键设计技术,马赫电池实现电芯20毫米针刺不起火、不爆炸;通过正负极的粒径优化,可以满足10分钟续航400公里的充电需求,而且快充能效效率已经达到97%;在极致智能化方面,采用了高精度的控制、锂枝晶自修复充电控制、脉冲自加热、热失控预警等关键技术。
创新方法论:构建可持续进化的技术生态
“马赫动力非常全面,发动机、变速箱、电机、电池、电控已经实现全栈自研。在全面性的基础上,马赫动力还具备技术前瞻性和先进性。通俗地讲,就是马赫动力既有技术高原又有技术高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教授、黑龙江省新能源汽车重点实验室主任崔淑梅如是评价马赫动力。
任何一次技术突围都不是偶然的灵光乍现。马赫动力的成功源自于东风超强的研发体系力。
东风搭建了“1+N”研发体系:以1个研发总院为研发核心,N代表各事业单元研发力量,集中力量集团每年投入自主乘用车营收10%进行核心技术研发。马赫动力近年来突破了高效混动系统、高性能电驱动、高效电池成组、自主控制系统等卡脖子技术,实现了95%的核心零部件自主化,打破了外资技术垄断。马赫动力拥有300余项先进技术储备,斩获650余项发明专利,实现了高效率、高集成等多个行业第一,斩获中国汽车风云盛典、世界十佳和“中国心”十佳、“能效之星”等多项行业大奖。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场景定义技术”的创新逻辑:通过建立涵盖高温、高寒、高海拔的全球工况数据库,实现技术迭代与用户需求深度耦合,让技术研发始终与真实需求同频共振。
在智能电动化转型中,东风展现出惊人的战略定力。混动与纯电的双向突破,既满足当下市场多元化需求,又为未来技术融合埋下伏笔。当行业还在争论技术路线时,东风已用“双擎驱动”的布局证明:真正的创新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构建兼容并蓄的技术生态。
站在新能源革命的临界点,东风用两项大奖勾勒出中国汽车工业的新图景。这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认证,更是创新范式的升级——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系统能力建设,从产品竞争跃迁至生态构建。当马赫混动系统与马赫电驱平台在星海V9、东风奕派eπ008上实现完美落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辆辆新能源汽车,更是一个民族汽车品牌以技术创新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雄心。这种永不停歇的技术追求,终将驱动中国汽车驶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