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北京修水库时发现永琪墓穴,打开后证实一个百年传言。
1958年,为了解决北京的水资源不足问题,人们决定挖掘密云水库,可谁知挖着挖着,挖出来大事情了。
工人注意到,有一块地方很难挖掘,就算是紧急调拨工程机械也无法前进分毫,这立刻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因为根据之前的勘探结果,密云水库一带不可能出现大量坚硬的岩石,出现了这种问题就只有一种可能性,这些坚硬的岩石地带是人造的。也就是说,很可能会有一座古墓,而且规模极为巨大。
结果果然如人们所想,这里居然是乾隆皇帝第5个孩子荣亲王永琪的墓穴。墓穴的设计极为精巧,同时占地面积极大。
最令专家难以理解的是,这座墓穴里面居然还同时埋着另外两位王爷,只是这两位王爷的规格就远远不如永琪了。这其实也能证实了一个传言,当年乾隆确实有将永琪立为太子的打算,不然不可能会给他如此高的待遇。
永琪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宫廷教育,懂得汉语,蒙语和满语三种语言,又极为擅长骑射,可以说是诸多皇子中极为难得的文武双全人才。
1763年乾隆在圆明园遭遇失火而陷入危险,是永琪将乾隆背出了火场。从那个时候起,乾隆对这第5个儿子更加刮目相看,并赋予了他“荣亲王”的称号。而荣亲王的“荣”字,就是对其当时救驾大功的肯定。
这时永琪已经是乾隆面前最红的皇子,其他大臣嘴上不说但已经很清楚,未来皇帝之位必然是永琪的。而永琪又极为谦虚谨慎,只要他不犯大错,那就没有嘉庆什么事情了。
只可惜永琪死得太早了一些,他患上了骨髓炎,在那时候根本就是绝症,25岁时便离开了人世。
乾隆每次想到永琪的时候都极为悲痛,为了表达自己对永琪的喜爱,他赐给永琪的墓穴中超规格的待遇。
永琪墓穴中出品了大量的宝石,珍珠等等,品质和数量在清朝王爷中是数一数二的。
陵墓位置也找了最好的地方,可以说依山傍水,明显就是有风水大师做过勘测。有人观察过清朝其他王爷陵墓的位置,没有一个王爷的陵墓能和永琪的相匹敌。
陵墓被挖掘后,这些珍贵的文物应该是被存放于往承德市去的穆家峪镇宫上村。能看到两通碑记高大,极为少见,还有汉白玉雕刻的桥板,可惜的是在80年代初期被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