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一颗恒星在低声哼唱,振动像宇宙交响乐的音符在空间中荡漾。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夏威夷茂纳凯亚山W·M·凯克天文台的科学家们用尖端仪器「凯克行星探测器」(KPF)捕捉到的一场真实发现。他们聆听了附近一颗名叫HD 219134恒星的微妙振动,揭开了它的年龄、尺寸以及环绕它的行星的秘密。这项研究最新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DOI: 10.3847/1538-4357/adc737)上(见文末▼),带来了震撼天文学界的意外发现,开启了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这张图属于赫罗图,是天文学中用来展示恒星分类和演化的经典图表。通过恒星的有效温度(横轴,单位:开尔文,K,从4000K到7000K)和光度(纵轴,单位:太阳光度的对数,L/L⊙,从10⁻¹到10¹)来定位恒星的位置,反映了星震学研究的覆盖范围。HD 219134(绿色五角星)位于冷而暗的区域,说明它是一颗典型的K型矮星。它的位置显示它比太阳冷得多(4800K vs 5800K),也暗得多(0.1 L⊙ vs 1 L⊙)。

●21光年外有个会唱歌的恒星

恒星可不是安静的家伙!它们像巨大的乐器,内部翻腾的运动让它们发出自然的振动。这种恒星歌曲被科学家们称为星震学,就像用地震研究地球内部一样,恒星的星震能告诉我们它们的内心秘密。

HD 219134是一颗距离我们仅21光年的橙色冷恒星,是这次故事的主角。相比更热的恒星,它的振动太微弱,NASA的开普勒或TESS太空望远镜靠亮度变化完全抓不到它的「歌声」。这时候,凯克行星探测器登场了!这个超级精准的光谱仪能捕捉恒星表面因振动而产生的来回摆动。科学家们连续四晚收集了2000多次超精确的速度数据,终于听到了这颗恒星的「歌」——大约每四分钟跳动一次。

「如果我们把这些振动加速25万倍,就能听到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音,」来自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首席研究员李亚光(Yaguang Li)博士笑着说,「这就像把星光变成音乐,让我们一窥恒星的内心世界!」

▲这段视频通过艺术化和技术化处理。图像基于Gabriel Perez Diaz和加那利群岛天体物理研究所信息绘制的HD 219134系统概念图。30秒音频使用凯克行星探测器测量HD 219134的振荡数据转化为人类可听的声音。该恒星大约每四分钟脉动一次。当振荡被加速约250,000倍后,其内部振动进入人类可听的频率范围。通过这种聆听星光的方式,天文学家推断恒星的内部结构(如密度、温度分布)和动态过程(如对流运动)。这为研究恒星的年龄(102亿年)、尺寸(比预期小约4%)以及行星系统的特性提供了关键信息。

●恒星是怎么唱歌的?

那么,HD 219134是怎么发出「歌声」的呢?想象它的外层像一锅沸腾的宇宙汤。冷恒星的内部有热等离子体往上冒,冷等离子体往下沉,搅出剧烈的涡流。这种翻腾,叫做对流,激起了压力波——也就是声波。这些声波在恒星内部跑来跑去,撞到核心或表面时会反弹,形成特定的共振,就像吉他弦的振动,每种频率都是一个音符。

这些声波,科学家叫它们「p-模式」(压力模式),就是恒星的「音符」。通过分析这些音符的频率,天文学家能精确算出恒星的质量、尺寸和年龄。对于HD 219134,KPF成功捕捉到这些振动,揭示了一个比预期更小、更古老的恒星。

●一个102亿岁的老寿星

这项研究的最大惊喜之一:HD 219134简直是个宇宙「老寿星」,年龄高达102亿年,比我们46亿岁的太阳年长一倍多!这使它成为通过星震学测定的最古老的主序星之一。

这个古老的年龄可不只是个数字,它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恒星的认识。科学家常用陀螺年代学来估算恒星年龄,方法是看它们转得多快。年轻恒星像陀螺一样转得飞快,但随着时间流逝,它们会慢慢减速,失去角动量。可像HD 219134这样的老恒星却有点任性,转速比预期快,像是卡在了某个速度上。通过星震学得出的精确年龄,就像给宇宙装了个精准的时钟,让科学家能更好地校准其他恒星的年龄。

「这就像找到了一把失传已久的宇宙调音叉,」李博士说,「这颗恒星的年龄为我们理解恒星几十亿年的演化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参考点。」


▲这张图是研究HD 219134恒星振荡的关键数据展示,直观呈现了科学家如何「听」到恒星的「歌声」。研究团队使用凯克行星探测器对HD 219134进行为期四晚的星震学观测。顶部:经过滤除周期长于1.2小时的信号后的径向速度(RV)时间序列。底部:径向速度时间序列的功率谱,根据报告的径向速度不确定性加权,显示在4500微赫兹附近有明显的功率峰。该图通过时间序列和功率谱,直接证明了HD 219134的振荡信号,4500微赫兹的功率峰是研究恒星年龄(102亿年)和尺寸的关键依据,也为后续分析行星系统提供了基础。

●比想象中娇小的恒星

更让人意外的是,HD 219134的个头比我们想的要小。之前用干涉测量法(通过多台望远镜结合光线来测尺寸)估算的半径比星震学的结果大了约4%。这个差距让人摸不着头脑,可能意味着我们对冷恒星的模型有漏洞,比如磁场或大气效应影响了测量结果。

这个发现可不只是学术讨论。HD 219134周围有至少五颗行星,其中两颗是岩石超级地球,会从恒星面前经过(凌日)。恒星尺寸更精确,就能更准确地算出行星的尺寸和密度。新数据确认这些行星很可能是坚硬的岩石星球,和地球很像,成了未来寻找宜居星球的热门目标。

●这对寻找外星生命有啥意义?

能听到像HD 219134这样的恒星的歌声,意义很大!研究合著者丹尼尔·胡伯(Daniel Huber)博士说:「如果我们在另一颗行星上找到生命,我们肯定想知道那里的生命有多老。恒星的歌声会给我们答案。」

像KPF这样的仪器为NASA未来的任务,比如「宜居世界观测站」铺平了道路。这个任务将专门寻找环绕类似HD 219134的恒星的行星上是否有生命迹象。通过破解恒星的振动,科学家能知道它的年龄和特性,进而了解它的行星。比如,这颗行星是年轻的火山世界,还是古老的稳定星球?答案都藏在恒星的音乐里。

●开启恒星探索的新时代

这项发现是星震学的一大里程碑。以前,这门科学主要研究更热的恒星,因为它们的振动更亮、更容易捕捉。KPF能听到像HD 219134这样冷恒星的微弱音符,证明了地面望远镜也能在这场宇宙音乐会上大放异彩。

这项研究还展现了科技与好奇心的完美结合。KPF的快速读出模式专为捕捉快速变化设计,是这次发现的幕后英雄。随着更多恒星被收听,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它们如何诞生、变老,以及如何塑造周围的世界。

●开启一场宇宙音乐会

HD 219134的音乐不只是科学上的小趣闻,它是我们窥探宇宙过去与未来的窗口。通过聆听这颗102亿岁的老恒星,天文学家校正了恒星老化的理论,挑战了冷恒星的模型,还更清晰地看到了它周围的岩石行星。这场由凯克行星探测器带来的宇宙交响乐提醒我们:即使是最安静的恒星,也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当我们继续探索星空,每一首恒星的歌曲都将带我们更接近那些大问题的答案:恒星如何生老病死?它们周围有什么样的世界?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那里是否有生命,在自己的恒星音乐中翩翩起舞?



关键信息来源:

W. M. Keck Observatory Astronomers Tune Into Music of Nearby Star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HD 219134 Study Publication

Asteroseismology of Cool Stars Research Paper

Maunakea telescope tunes into music of nearby star, unveils surprising discovery

Astronomers tune into the music of a nearby star to unlock a surprising discovery

Astronomers Tune Into the Music of a Nearby Star Unlocking a Surprising Discovery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