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再也不用装成受委屈的“小媳妇”模样。他和柴怼怼在网络上较量了一个多月,事情总算有了结果。
官方媒体接连发布了两篇文章支持胖东来,一篇指出柴怼怼售卖的玉石存在问题,另一篇则明确了胖东来的玉石利润情况,这直接让胖东来占据了上风。
现在柴怼怼的态度如何?他这次会受到怎样的处理呢?
本文所有内容均基于可靠信息来源,并在文章末尾列出。
胖东来太不地道!
3月31日,拥有28万粉丝的玉石博主柴怼怼发布了一条重磅视频。画面中他拿着胖东来的一款玉镯,语速极快地指责胖东来标价3万的翡翠手镯,实际成本还不到3000元!镜头迅速切换到珠宝鉴定证书的特写,柴怼怼继续大喊:看到了吗?连国家检测证书都能造假!
这条视频就像一颗深水炸弹。要知道,在许昌和新乡两地,胖东来一直被大家称为“超市界的迪士尼”。顾客们记得它为退差价而连夜调监控的认真,记得暴雨天用购物车推着顾客离开停车场的温暖,更记得它公开所有商品进货价格的透明。
然而,现在却被指控卖“黑心货”,这种反差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柴怼怼有二十几万粉丝,还是专业的玉石销售者,所以他说胖东来有问题,确实很有说服力。于是,他的粉丝开始在胖东来的评论区展开“攻击”。
胖东来并没有示弱,最开始还算给这个小网红留了些面子,只发了一封“警告信”。他们劝柴怼怼停止侵权行为,赶紧删除不当的视频。没想到柴怼怼不仅没有收手,反而更加嚣张,对于胖东来的“告诫书”,他在视频里调侃胖东来“急眼了”。
随后,柴怼怼又提到了胖东来“偷税漏税”的问题,但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的证据。网友们还是相对理智的,对柴怼怼这种无端指责的行为毫不客气。柴怼怼一时之间被骂得狗血淋头,但他并没有放弃抹黑胖东来,甚至把矛头指向了整个河南。
戏剧性的一幕很快上演,一位河南的玉石专家站出来揭露真相。他曾以1880元的价格在“柴怼怼”的直播间买了一串和田玉手串。当时,“柴怼怼”信誓旦旦地承诺,这些玉石绝对保真,物超所值,绝不会欺骗信任他的“家人们”。
他的言辞之诚恳,甚至让业内人士都动了心,更不用说那些对玉石不太了解的普通消费者了。然而,业内人士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猫腻,这串手串的成本最多也就10块钱。10元与1880元的巨大差距令人震惊。
如果不是这位专家较真,不知道还有多少消费者会被蒙在鼓里。这样一来,“柴怼怼”之前对胖东来玉石“低进高出”的指责,反而成了对他自己行为的讽刺。
相比之下,胖东来则公开了自己的玉石供应链和利润标准:10万元以上的玉石,毛利率控制在15%;10万元以下的,毛利率为20%。这一利润水平,与国家公布的行业平均利润相比,已经相当克制。
企业家的愤怒爆发
事情发展到这里,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但真正让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情绪激动,甚至说出“如果平台不处理,我就关闭胖东来”这样决绝话语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商业声誉受损。据了解,真正的原因在于“柴怼怼”在直播过程中提到了胖东来多年前的一场火灾。
那是1998年,一场大火摧毁了胖东来的店面和货物,夺走了包括员工和顾客在内的8条生命。这场灾难对于东来来说,是他人生中一道无法磨灭的伤痕。当年正是在街坊邻里的帮助下,他才一步步从困境中重新站起来。
如今有人为了博取流量,为了攻击他本人,竟然将这场悲剧作为攻击的素材,这无异于在他人的旧伤口上撒盐。这种突破人伦底线的行为,恐怕任何人都难以容忍。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于东来会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甚至不惜以自己数十年心血打造的企业为代价,向平台寻求公正的处理。
他追求的或许已经超越了惩罚一个言语不当的博主本身,而是对这种无底线网络行为的强烈抗议,以及对网络环境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深切忧虑。
喧嚣背后的真相与代价
风波的后续发展也颇具启示意义。平台最终对“柴怼怼”的账号采取了封禁措施。同时,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胖东来在售的玉石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手续齐全,鉴定证书合规有效。这一官方结论反而间接为胖东来做了有力的正面宣传,其玉石柜台一度出现了抢购热潮。
而那位曾自诩为“正义斗士”的“柴怼怼”,则被曝出更多的问题。除了10元的手串卖出1880元的高价外,他还被指涉嫌销售“三无产品”、染色玉石等,更有甚者,他早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的案底也被公之于众。至此,他精心打造的所谓“人设”彻底崩塌。
这起事件的整个过程确实值得深思。网络赋予了每个人发声的权利,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部分所谓的“网红”,为了追逐眼球效应和流量变现,不惜无视事实,随意编造、散布虚假信息,甚至恶意攻击他人名誉,挑战公序良俗的底线。
他们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煽动部分网民的情绪,将矛头指向那些口碑良好的企业或个人,试图从中获利。
胖东来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过硬的产品质量,算是经受住了考验。但如果换成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或个人,在面对如此有组织、有预谋的网络攻击时,又有多少能够全身而退呢?
这也给各大网络平台敲响了警钟。流量固然是平台生存发展的关键指标,但维护平台内容生态的健康、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更为重要。
平台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热点效应,而放任谣言和恶意攻击在自身领地肆意蔓延。强化内容审核机制,明确是非标准,不让那些依靠“骂战”、“碰瓷”来博取关注的人成为网络舆论的“意见领袖”,进而将那些真正致力于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逼入困境,应是平台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于广大网民而言,在信息洪流中遨游时,更需保持一份清醒与审慎。不应轻易被某些所谓“大V”的言论所左右,而应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仔细辨别信息的真假。
毕竟,一个主要靠攻击他人博取关注、对社会鲜有实际贡献的个体,与一个数十年如一日,踏实经营,将员工与顾客视作家人的企业,孰轻孰重,孰更值得信赖,答案并不难寻。
目前法院已经正式受理了胖东来对“柴怼怼”提起的诉讼。这场围绕名誉、真相与底线的网络较量,其最终的司法判决,可能会为今后类似的网络侵权案件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判例,同时也考验着司法体系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