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个多月,特朗普终于顶不住了,中美首次谈判即将拉开帷幕!不过,中方把丑话说在前头,如果美国想用7年前的旧招,中国可是不会买账。



美财长贝森特

日前,中美双方证实,中国高层与美财长贝森特将在本月9日至12日期间在瑞士会面,进行中美首次贸易谈判。这是特朗普对中国发起关税战一个多月以来,中方首次证实,中美高层将就关税问题进行会谈,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针对此前美方多次透露,中方主动邀美会谈的言论,中国商务部做出回应。自关税战爆发以来,美方多次主动向中国释放想要和谈的信号,在考虑到中美利益,全球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下,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谈判。

不过,中方也把丑话放在前头,既然要谈,那就好好谈。如果美方打着谈判的旗号,实际上是继续对中国进行敲诈勒索,中方不会答应。如果美国想让中国做出让步,在损害中国利益的情况下签署协议,更是没有可能。



2017年中美贸易谈判现场

7年前,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当时的中国民间主流意见即是“自我反思”,中国是否对美太过强硬,搞砸了两国关系;是否有的地方没做好,不符合国际规定。善于内省的中国人,在发生冲突时急于找自己的毛病,也不希望和美国起冲突。

但是这一次,中国人已经把事情看得很明白了。美国摆明了就是要霸凌中国,忍让只会让美国得寸进尺,既然如此,不如拿起棍棒勇敢反击。中国不再对美国抱有幻想,如果美国想谈,中国也愿意,如果美国坚持打,中国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忍让了。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与中方高层会面

截至4月,中美双方对彼此5200亿美元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导致美国GDP一季度萎缩0.3%,美国消费者因关税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中国也在出口转内销这条路上走的艰难。可以说,这场关税战最终没有赢家。

特朗普政府一方面释放“分级降税”信号,另一方面取消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并计划将2026年国防预算增至1.01万亿美元,其中包含针对中国的军事项目。这种“边谈边打”策略旨在通过施压迫使中方让步,但中方明确要求美方先撤销单边关税并纠正错误做法作为谈判前提。

有分析认为,此次中美谈判可能聚焦于4个关键领域:关税调整、技术转让、金融服务以及全球治理。如果谈判顺利,短期内可能会有不少成果,关税部分可能会实现回调。但是,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打压不会放松,可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美技术合作。



中国商务部

若谈判释放积极信号,科技股可能延续涨势,而稀土、种业等“反制概念股”或回调,黄金避险需求进一步下降。不过,即使达成部分协议,中美产业链“脱钩”趋势不可逆,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此次瑞士谈判既是危机管控的尝试,也是实力较量的延续。中方的核心诉求是维护发展权与国际公平,美方的目标是巩固霸权并转嫁国内矛盾。短期内,双方或通过“小步协议”缓和冲突,但结构性矛盾注定谈判成果有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