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来‘京’喜——青春漠漠搭·现在就出发”主题招商推介展销活动在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举行。

宁夏中卫市携传统文创、旅游精品、农特产品、特色美食四大核心推介内容亮相北京模式口,在首都舞台上展开一幅立体多元的产业发展长卷。在为期五天的展期内,超16万人次涌入古街,线上线下销售总额突破220万元,4项合作协议成功签订、达成合作意向4项,同时撬动了农文旅领域潜在经济效益。


活动现场,文创展区以沉浸式互动体验激活文化感知。拓印的清脆声响、“咪咪”乐器的悠扬旋律,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在沙石画台前,游客们亲手制作画作;滩羊地毯展位上,匠人为游客详细讲解14道制作工序。这些沉浸式体验让宁夏中卫的传统文创变得“可看、可听、可触摸”,催生出无限商业机遇。活动现场,就有两家本地商家寻求合作,这些合作成果源于宁夏中卫市“非遗+”的深度融合布局。

近年来,宁夏中卫市建立起政策扶持、平台搭建、资源整合的完整机制,推动传统文创从单一展示向多元产业转型。目前,全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自治区级67项、市级61项,建成国家级生产性保护基地1处、区市级传承基地37处,培育出滩羊手工地毯、黄河沙瓷等多个特色品牌。2024年,宁夏中卫市非遗产业年产值超1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住星空帐篷、看篝火晚会,这趟旅行必须安排!”在文旅推介区前,河北游客耿春玲手握抢答环节赢得的宁夏中卫沙坡头星星酒店住宿一晚优惠券,兴奋地与同伴规划着行程。五一前夕,首批“万人游中卫”直通车和包机游客抵达宁夏中卫市,提前点燃旅游热情。宁夏中卫市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得益于对资源优势的深度挖掘和产业创新。近年来,宁夏中卫市立足大漠、黄河、绿洲、星空等优质资源禀赋,坚持“全域全景全时全业”发展方向,持续放大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的辐射带动效应,建成了沙坡头旅游景区、寺口子、黄河宿集等核心景区,培育出星空露营、沙漠徒步、黄河研学等30余个特色体验项目。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1850万人次,旅游收入110亿元,其中高端民宿入住率达95%,沙坡头星星酒店一房难求成为常态。

农特展区内,枸杞原浆、芽茶、面膜等吸引了众多目光。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生态牛羊肉展台前,游客争相购买牛羊肉。“我之前买过这里的牛排,味道鲜嫩、口感特别好,今天特意赶来再买一些,全家人都非常喜欢!”北京市民贾天伦说。展销会期间,中宁枸杞、沙坡头旱苹果等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共计达30万元。这背后,是宁夏中卫市农特产品从“卖原料”到“卖健康”的华丽蜕变。“科技+品牌”是转型的关键密码。宁夏中卫市建成10个农产品电商园,培育出“杞里香”“早康”等天猫亿元级店铺,农产品网销额年均增长40%。此次与北京连锁门店合作,标志着宁夏中卫市农特产品正式打入一线城市商超。

五天的展销,是宁夏中卫市“走出去”的生动缩影,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审视”。当黄河古瓷叩开文创大门、沙漠旅游成为网红IP、深加工产品征服一线城市,这座西北小城用实力证明发展从不缺乏资源,缺的是“变资源为价值”的创新思维。带着在首都收获的机遇与启示,宁夏中卫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跨区域合作中续写更多“塞上明珠”的精彩篇章。

来源:中卫市委宣传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