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斯罗普·格鲁曼=这回真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们的B-21 =隐形轰炸机项目成本像脱缰的野马,飙得让人瞠目结舌,直接把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砍了49%,股价盘前暴跌10%。这还不是最糟的,去年他们就坦白这项目已经亏了近12亿美元,如今总损失轻松突破20亿!而特朗普的关税战又像一记重拳,狠狠砸在B-21的供应链上,估计连特朗普本人都得挠头:这轰炸机是飞上天,还是先把诺·格的钱包炸个窟窿?
B-21计划生产100架,近期更是喊出要145架。可惜,制造成本却像个无底洞。诺·格CEO凯西·沃登在财报电话会上无奈摊牌:“我们改了生产工艺想提速,结果材料成本暴涨,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压力又来添乱。”第一季度,B-21项目直接贡献了4.77亿美元的税前亏损,拖累公司销售额跌至94.7亿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99.2亿美元。
随着成飞六代机的亮相,可谁能想到,B-21无法威慑中国,反而还把诺·格的财务报表咬得稀烂。沃登苦笑:“我们低估了材料用量和价格,经济环境比预想的恶劣得多。”更坑的是,B-21的低速初始生产合同是个固定价格的“毒药”,成本超支全得诺·格自己扛,前五个批次个个都在亏。
就在诺·格为B-21的成本焦头烂额之际,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战又给供应链来了个“当头一棒”。B-21的制造依赖大量高科技材料,如特种合金、复合材料和隐身涂层,其中不少依赖国际供应链。例如,加拿大是美国航空航天工业的重要钢铝供应商,墨西哥则提供部分电子元件和组装服务。25%的关税直接推高了这些关键材料的进口成本。沃登提到的“材料价格宏观经济影响”中,关税无疑是重要推手。CNBC报道指出,特朗普的关税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不可避免,尤其对航空航天等供应链复杂的行业影响显著。中国限制重稀土更有可能成为量产的供应链瓶颈。
以钢材为例,加拿大供应的航空级钢材占美国市场的较大份额,关税将使每吨钢材成本增加约25%。B-21的机身和结构件高度依赖这些材料,成本上涨直接传导到生产线上。诺·格虽未公开具体材料来源,但沃登承认“低估了材料消费量和价格上涨”,关税的叠加效应显然让这一问题火上浇油。
特朗普的关税战迫使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布局,零部件涉及全球多个国家,包括日本、意大利等地的供应商,提供精密传感器、雷达系统和引擎部件。特朗普对越南(46%)、柬埔寨(49%)等亚洲国家的高关税,彻底打乱了“中国+1”多元化策略,让诺·格想找低成本替代供应商都变得异常困难。
CNBC的供应链调查显示,57%的企业认为成本是回迁美国供应链的最大障碍,迁移成本可能高达现有成本的2倍以上。对诺·格来说,将B-21的供应链从全球迁回美国,不仅需要新建工厂和生产线,还得面对美国熟练劳动力短缺的难题。更别提B-21的许多关键部件,如半导体和稀土材料,短期内根本无法完全实现国产化。特朗普虽豁免了半导体等关键材料的关税,但这一豁免只是暂时的,未来仍可能加征,增加了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的关税预计将推高美国通胀率,对B-21项目而言,通胀不仅推高了材料和人工成本,还可能挤压五角大楼的预算。2019财年估算的B-21项目总成本为2030亿美元(100架),若增至145架,总成本可能飙升至近3000亿美元。
目前,“地狱犬”领衔的六架预生产机正在加紧测试,其他五架也在流水线上。该公司预测,一旦全速生产启动,B-21将变成“摇钱树”。但这美好愿景得先熬过眼下的难关。
特朗普估计得亲自拿把计算器,算算这架隐形轰炸机到底值不值这个天价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