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为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革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4月30日,合肥市伦先小学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四年级数学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以四节风格迥异的精彩课堂为载体,生动展现了数学组教师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
活动伊始,赵子锐老师带来《确定位置》一课。赵老师巧妙地以趣味情境导入,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主动探寻“列与行”背后的数学奥秘。课堂上,校园平面图、电影院座位表等真实场景被灵活运用,学生们在坐标系的实际应用中,轻松理解了“数对”的本质。这种将生活与数学紧密融合的教学设计,赢得了在场听课教师的一致赞誉。
紧接着,刘碧琴老师在《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从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问题切入,通过“画三边 — 辨特性 — 学画高”这一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链条。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直观感受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刘老师逻辑严密的课堂结构,充分彰显了其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
在创新教研环节,张丽莎老师和李治老师分别进行了无生上课展示。张丽莎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别具一格,她借助巧妙的板书设计,将抽象的运算定律转化为直观易懂的算理分析,并配合精心设计的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实现了算理与算法的深度内化。李治老师同样聚焦《认识三角形》,从大桥中的三角形这一独特角度切入,通过画三角形、辨三角、找画高的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明确三角形的概念和定义,为学生打开了认识三角形的新视角。
评课环节把活动推向高潮。各年级老师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对四位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上课老师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老师们一致认为,这四节课共同呈现了“情境 - 问题 - 探究 - 应用”的高效教学闭环。在不同课型的深度打磨中,真正实现了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素养提升的双向奔赴。
评课结束后,副校长蔡辉带来关于《分数除法》的微讲座。他的讲座引发了教师们对“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材”教育意义的深入思考。让大家认识到,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有效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还能实现数学学习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与成长的优质平台,让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反思、持续提升。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伦先小学的数学教师们正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路径,努力让数学课堂更具活力、更富深度。相信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伦先小学的数学教学将不断突破创新,助力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收获更多成长与进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张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