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荣 莫雅璇 通讯员 郑嘉纯
近日,由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司法局、观湖街道主办,民法博物馆承办的“纸艺传法韵,普法润人心”主题活动在深圳民法公园举办。活动通过法治文化参观、情景模拟游戏、非遗法治剪纸等形式,为参与活动的市民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学法体验,让法律知识以生动的方式走进群众生活。
活动中,市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深圳民法公园,讲解员结合公园内的法治雕塑、民法环等特色景观,生动阐释民法精神,让市民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感受法治文化的魅力。
随后,在民法博物馆,“普法小使者”为市民们介绍馆内珍藏的民法文献、历史文物,带领市民探寻民法的历史脉络。此外,以深圳民法公园的动漫IP《华仔的一生》为背景,在模拟法庭设置情景模拟游戏。通过模拟华仔遇到的如校园侵权、劳动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财产继承等法律问题,工作人员适时进行专业解读,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指南。
非遗传承人将“民法典”“守法”“法治”“校园反诈”“扫黑除恶”等法律元素的剪纸融入剪纸纸艺创作,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非遗法治剪纸课。
在非遗传承人现场示范剪纸技法、指导构图设计下,有的市民剪出了“守法”的窗花,有的则创作了天平、民法典等图案,让市民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在创作中将法律知识牢记于心,为市民打造了“学法律、赏非遗、动手创”的多维体验场景。
据悉,今年以来,龙华区持续深耕“法治+非遗”特色品牌,将深圳民法公园动漫IP《华仔的一生》转化为20幅非遗剪纸作品,以刀工纸韵勾勒民法典对公民一生的权益保护图景,还拍摄法治非遗短视频《剪纸里的法治人生》,让静态剪纸艺术在动态影像中鲜活呈现法治守护人生的温暖故事。
接下来,龙华区将持续探索“法治+非遗”“法治+科技”等多元融合模式,推动法律知识从纸面条文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的生活指南,让法治精神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