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能够明显感觉到车市风向的变化,不少合资车企终于调转船头,开始发力新能源,特别是在辅助驾驶方面,这些国际大牌纷纷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加速技术上车,以跟上中国市场的节奏。
这其中,Momenta可谓是坐收渔翁之利,凭借合资车企与自主车企在辅助驾驶领域的竞争,获得了多个品牌的青睐,订单量大涨。仅在上海车展期间,就有上汽通用别克、一汽丰田、Honda、凯迪拉克、上汽奥迪、智己等多个品牌宣布与Momenta进一步战略合作。此外,包括日产、大众、奔驰、比亚迪、广汽等车企也是Momenta的客户,蛰伏几年的Momenta迎来爆发期。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了55.7%,也就是说没有辅助驾驶的新车,从起跑线上就已经落后。对看重智能化(包括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方面)中国消费者来说,没有辅助驾驶的新车是不完整的,自然也不会进入考虑范围。面对落后就要被抛弃的局面,合资车企不得不加速补齐智能化短板,在这个过程中Momenta这样的中国企业成为了最佳选择。
目前国内只有Momenta、华为、百度Apollo、元戎启行四家第三方智驾供应商实现了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从市场情况来看,Momenta凭借出色的产品和务实的技术获得了不少车企的青睐,收获了短期胜利。但长期来看,Momenta仍然缺乏技术护城河,面对地平线、小马智行、黑芝麻等公司的竞争,还无法做到必胜。另外,华为乾崑智驾也开始在越来越多鸿蒙智行之外的车型上搭载,将成为Momenta进入高端市场的主要对手。
国内的智能驾驶辅助领域正迎来洗牌阶段,车企自研、生态整合、第三方采购三足鼎立,成为了智能驾驶辅助市场的主要格局。相比地平线,Momenta在硬件方面还存在短板,尤其是地平线“芯片+算法”的模式已经被验证可信,而且通过定制化芯片和算法优势可以形成生态闭环,不仅适配性更强,车企的依赖程度也更高。Momenta虽然也曾布局芯片,但至今仍未量产。另外,Momenta业务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多业务协同带来的整体竞争力,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抗风险能力还不够强。如果Momenta想成为中国智能驾驶辅助领域的TOP级别供应商,这些短板就必须补齐。
本文源自:金融界汽车
作者: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