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当国际风云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而再生动荡之际,加拿大大选、德国大选也拉开了序幕,本就动荡不断的全球局势再度迎来了新变数。

关键时刻,德国政坛迎来了“动荡时刻”。


日前,德国社民党已经批准,与联盟党组建联合政府。这意味着,德国政局正在加速迎来“更迭”。

据悉,在此次德国大选中,联盟党获得了胜利,成为德国第一大党,而社民党则是第三大党。

不过,由于联盟党并未获得足够多的议会席位、以组建政府,所以需要与其他党派组成联盟,组建联合政府。而社民党,便在联盟党的“合作名单”之中,不过,一开始社民党对合作的意愿并不大。

如今,随着社民党正式宣布消息,同意与联盟党合作,联盟党距离上台无疑又近了一步,而作为联盟党领袖的默茨,也即将成为德国下一任总理。

然而,正当默茨开始着手组建内阁,德国政权即将更迭之际,又一个重磅消息传来了。

2日,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宣布,已将德国选择党列为明确的“极右翼政党”,并将在联邦层面对该党进行监控,理由是认为选择党内部“普遍反对自由民主的基本秩序”,同时该党政客不断煽动民众反对接受难民和移民的政策。


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还表示,将选择党列为“极右翼政党”的结论,是基于一个“历时约3年、极其谨慎的专家评审”。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次的德国大选中,选择党强势崛起,成为了德国第二大政党,而该党领袖魏德尔也一度被视作德国总理的热门人选,甚至被视作有望成为继默克尔之后的另一位“欧洲铁娘子”。

更要注意,就在4月29日,德国民调机构发布数据显示,虽然联盟党是第一大党,但支持率为24%,而选择党的支持率却达26%。

也就是说,虽然基民盟即将与其他党派合作、赢得上台机会,但该党并不是“众望所归”,默茨上台之后,恐怕就得面临严峻的政治危机。

如此一来,默茨即将上台之际,选择党突然遭到针对,被明确列为“极右翼组织”,恐怕并不是巧合,可能存在某种政治因素影响。

为此,选择党方面便发出猛烈抨击,称德国宪法保卫局的决定与法律、秩序无关,而是为了“开展政治斗争而做出的纯粹政治决定”。

不出意外的话,随着事态持续发酵,接下来,德国政坛又将迎来一轮激烈党争了。


此外,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德国政坛地震,美国罕见介入了,白宫更是公开为有着“铁娘子”之称的魏德尔发声。

3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万斯公开发文称,“西方共同推倒了柏林墙,现在它又被重建了——不是由苏联人或俄罗斯人,而是由德国建制派”。

几乎同一时间,美国务卿鲁比奥也发声了,称德国正赋予情报机构更大权限来监视反对派,“这不是民主,而是伪装的暴政”。

对于美国的强势介入,德国外交部也积极回应,反对美方对德内部事务的干预,要求其立即停止相关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德国选择党在诸多政策主张上都与特朗普政府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今年2月,万斯访问德国时,便与选择党领袖会面,并称选择党是德国“最受欢迎的政党”。

可见,特朗普政府对选择党的示好与支持已经溢于言表了,而随着美国发声介入,德国政坛局势以及美德关系,可能都将迎来更大的动荡。

最后,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1,德国政坛的混乱、复杂与争斗,的确是远超想象。

尤其是,在联盟党还未真正上台、默茨还没正式获得总理宝座的情况下,若选择党发起激烈反击,那么不仅默茨的上台之路将受到新的影响,就连即将成立的联合政府都可能在新的冲击下,面临“瓦解”的风险。

可见,德国政坛的变局正持续到来,而更大的动荡与混乱,还在后头。


2,德国政坛陷入动荡,美国在一旁虎视眈眈,默克尔或因此重返政坛。

一方面,默克尔虽然与默茨同属联盟党,但对于默茨的诸多举措,默克尔却颇为不满,例如移民问题上的相关主张,以及默茨主张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导弹等等。

如今,默茨即将上台,若不想看到联盟党的主张进一步“偏离预期”,默克尔很可能会重出江湖、发声干预。

毕竟,默克尔虽然卸任依旧,但执掌德国政坛十六载的她,依旧拥有不俗的影响力和呼声。

另一方面,德国选择党的崛起,其实是欧洲极右翼势力崛起的体现之一,而作为欧洲主导国之一,默克尔显然也不会对选择党在德国的势力变大而无动于衷。

届时,不排除默克尔重出江湖,对选择党展开猛烈猛击的可能。


3,美国动作不断,背后显然是另有所图。

毕竟,一向唯利是图的美国,可不会为了默茨和选择党“免费仗义执言”,而选择党的诸多主张与特朗普政府都存在相似性,白宫为选择党发声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发声,尤其是捍卫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

毕竟,特朗普政府也主张强硬的移民政策,而这一政策,没少遭到美国各界反对和起诉。

如今,白宫开始干预德国政坛局势,美国政局显然也在面临影响,至于美德关系会如何演变,且看后续局面会如何发展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