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们大都知道民国时期的轻机枪选型,真可谓一波三折,最初选定的是法国哈奇开斯1922式轻机枪,中途德国军事顾问团推荐过瑞士索罗通MG30通用机枪,再后来改成捷克ZB26轻机枪,抗战爆发后又购买丹麦麦德森轻机枪设计图纸准备大量仿制。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轻机枪选型涉及到方方面面,性能只是其中一个衡量系数。捷克ZB26轻机枪性能最优秀吗?当然不是,单论性能,选择捷克轻机枪也应该选择ZB30,而不是ZB26。


捷克式轻机枪

为什么国府把捷克ZB26轻机枪作为制式轻机枪后,还在大量购买其他型号的轻机枪?抗战爆发后,在国际市场上凡是能购买到的轻机枪国府都想买,并且愿意出高价(仗打起来了,口袋里的钱也肯掏了)。这其实涉及到一个重要因素——产能,捷克ZB26轻机枪的产能根本满足不了国府的需求量。当时中国有200万左右的军队,轻机枪的需求量在15~20万挺,还要考虑一定数量的储备,需要的数量更大。战争开始后,还要能及时补充战损及扩军所需。

可国府采购数年,想尽办法也才购买到3万多挺捷克ZB26轻机枪,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至于仿制,国内产能有限也满足不了剩下的缺口,八年抗战期间,全国各地兵工厂共仿制出39744挺捷克ZB26轻机枪,平均一年才5000挺。这就是国府不得不从其他国家继续购买轻机枪的原因,其他型号的轻机枪买多了,制式轻机枪推进工作也就成形式了。所以说国府的制式轻机枪工作其实就是个半吊子工程,实际意义不大。


维克斯轻机枪

从产能角度衡量,就不应该选择捷克ZB26轻机枪。当然法国哈奇开斯1922式轻机枪更不能选择,总共才购买到4000挺,就算法国把机枪产能提高10倍也才4万挺。轻机枪选型入选的四大轻机枪为捷克ZB26、法国哈奇开斯1922式、英国维克斯、瑞士启拉利KE7,瑞士启拉利KE7也要排除,瑞士军工才多大的产能?根本满足不了。

除非国府能在短时间内能把兵工厂产能提升上去,至少达到每年生产数万挺,否则的话必须通过外购解决问题。兵工厂产能提升的前提是要搞定特种钢,当时国内机枪生产本质上是来料加工,关键部件需要进口,对于轻机枪来说最重要的部件就是枪管(基本靠进口)。国内仿制捷克ZB26轻机枪,使用的枪管大多是购买来的备用枪管,备用枪管是机枪连续射击后更换用的,因为枪管打红后会大幅影响射击精度。


使用30发弹匣

国府将大部分的备用枪管用来仿制生产,导致军队作战时缺乏备用枪管,因此捷克ZB26轻机枪的作战效能大打折扣。所以别看捷克ZB26轻机枪性能比鬼子的歪把子(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好,但实战中还真不好说,没有备用枪管的捷克ZB26轻机枪如何压制鬼子轻机枪火力?

从产能角度看,其实制式轻机枪应该选择英国维克斯,维克斯当时入选的是维克斯-贝蒂埃轻机枪,其性能并不差。本质上是法国技术,1925年英国维克斯公司取得了生产许可,计划用来取代刘易斯轻机枪。维克斯-贝蒂埃轻机枪使用了和布伦轻机枪相似的导气倾斜枪机,有可更换枪管。


军迷试射维克斯轻机枪

上世纪30年能满足国府所需轻机枪数量的只有英国,英国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工业基础相当完善,并且有英联邦国家可以提供帮助。我拿数据说明一下,英国从1939年9月3日至1944年3月14日,布伦轻机枪一共生产了41.7万挺,平均一年超10万挺,这还是二战爆发后要同时生产其他大量武器装备的前提下。顺便提一下,二战时期加拿大帮中国生产了4万挺勃然轻机枪,勃然轻机枪是布伦轻机枪的7.92毫米口径版本,主要装备中国军队。

如果选择英国维克斯的话,以英国的产能,两年时间就可以生产出国府所需轻机枪数量,真正完成制式化。如果给维克斯下个20万挺轻机枪的订单,估计英国对中国抗战都要提前提供帮助了,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再说英日同盟早就是历史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