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Sunnyue 来源 | 互联网品牌官
近日,抖音坐拥 3700万粉丝的鉴宝赛道“顶流”博主“听泉赏宝”,在直播间首次公开谈起了去年那场沸沸扬扬的学历风波。
3700万粉丝看着这位每晚九点半准时出现的"电子榨菜", 如今已从 从北大才子变 成了 女子中学毕业生。
精心营造的精英人设轰然崩塌,评论区一下子被"学历打假"的弹幕淹没。
当直播间同时涌入200万观众,是乘势收割变现,还是急流勇退自保?
这位以“抽象鉴宝”风格异军突起的博主,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听泉赏宝改名,
3小时卖了750万
去年 10月,“听泉鉴宝被指塌房四大疑问待解”的话题登上热搜,上文其所指 的学历风波便是其中之一。
以前大家都觉得,能把 “太开门”、“生坑熟坑” 这些行话讲得跟脱口秀一样,肯定得是科班出身,这北大头衔正好合适。
这种“电子榨菜”与“知识付费”的奇妙融合,让粉丝量在半年内从不足300万暴涨至3566.4万;
一举登顶抖音年度涨粉榜首,甚至被网友拿来与董宇辉的文化直播相提并论。
▲ 图源:新榜
但当网友发现主播丁祥栩的北大标签消失时,全网的北大学子们开始连夜翻查校友名录,连他早年参加游戏节目时用的化名"陈平安"都被扒得底朝天。
结果是查无此人。
尽管及时回应,但这场风波已对其直播事业造成冲击,听泉选择停播一周。
停播五天后,丁祥栩发了个澄清视频。
▲ 图源:抖音
镜头里他穿着惯常的中式立领,表情严肃得像在念检讨书:“从未伪造北大证书,注册时信息填错了。”
顺便把账号从 “听泉鉴宝” 改成 “听泉赏宝”,想跟争议划清界限。
更有人扒出,他关联的杭州良匠传媒那阵子正忙着申请 “听泉严选” 商标,搜索量直接涨了 300%,但直播间人次暴跌 18%。
其实那时候,丁祥栩正处在商业扩张的关键期。
10 月 18 号,改名后的第一场带货直播,冷酸灵、欧莱雅的礼物特效刷得满屏飞,3 小时卖了 750 万。
数据看起来漂亮,可他 年末 在直播间里 是这么说的 :“销售额刚够给团队发工资。”
后来看飞瓜数据才知道,自营店 “听泉严选” 首月 GMV2500 万,客单价却不到 100 块,退货率 35%。
说白了,靠低价堆起来的销量,供应链根本扛不住。
更绝的是,他们搞的 “听泉鉴宝 APP” 刚上线就被苹果商店下架,理由是文物鉴定资质有问题 。
听泉赏宝的专业人设
经不起推敲
想起他以前的 “脱口秀式鉴宝”,确实火 了好 一阵子。
把唐黄釉镇墓兽说成 “撞脸自己”,巩义博物馆的参观量一天涨了5倍。
但文博圈早就有人看不惯:“文物是老祖宗的东西,能这么开玩笑吗?”
现在想想,这种把专业壁垒当娱乐卖点的玩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两年主播塌房的故事,其实都在重复同一个剧本。
疯狂小杨哥虚假宣传被罚,单场直播观看量暴跌 60%;郭有才靠模仿爆红,结果内容同质化,粉丝留存率不到 30%。
但 “听泉” 的事更有 说法 ,他踩的是 “专业人设” 的雷区 , 文物鉴定这行,半桶水最危险。
你说自己懂行,就得经得起考证;你搞娱乐化,就得守住边界。
他夹在中间,既想当 “文化网红” 又想赚快钱,结果两边不讨好。
记得他转型做武侠短剧那阵子,我特意去看了一眼。
镜头里他穿着古装比划剑招,评论区全是 “ 折磨粉丝 ”“ 沉淀一下 ” 的弹幕。
数据更扎心:转型视频完播率 28%,以前鉴宝视频能到 65%。
▲ 图源:抖音
不转型,人设崩了没人看;转型,老观众不买账,新观众嫌尴尬 ......
这大概就是所有靠 “人设” 起家的主播的宿命 。
说句实在话,文玩直播这行当,水太深了。
“潘家园在线” 的主播误判明代瓷瓶被索赔 80 万,“收藏马未都” 团队卖高仿品被集体诉讼。
丁祥栩也算聪明,搞出 “不估价、不出证” 的话术,避免直接担责。
但问题是,你在直播间说 “这像地摊货”,人家货主能乐意吗?
网络非法鉴定本来就是灰色地带,靠专业人设吸粉,却没真正的资质背书,迟早要出事。
不靠直播吃饭,
听泉开始招聘主播
目前,良匠传媒已注册 “听泉鉴宝”“听泉严选”“听泉甄选”等商标,并取得“内资演出经纪机构设立”行政许可。
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其MCN机构“良匠文化”签约79名主播,形成以“听泉甄选”“听泉优选”为核心的带货矩阵,同时布局切片传播账号扩大影响力。
招聘平台信息显示,该公司为经纪人/星探岗位开出2.4万元月薪,网红主播最高月薪达2.5万元。
由此可见,听泉赏宝彼时的商业策略大概是招聘各类主播,设置矩阵号,带货自营产品。
杭州良匠传媒早就因为名誉权纠纷被告上法庭,只不过以前流量大,没人敢硬碰硬,现在人设塌了,各种问题全冒出来了。
国家文物局搞专项整治那阵子,我就觉得 “听泉” 们悬了。
▲ 图源:中国文物报
后来他搞 “民间记忆计划”,免费鉴定老物件,说是重建信任,其实更像无奈自救。
但Z世代的观众挺有意思,72%的人愿意为“有文化附加值”的直播付费,所以他的文创新品预售涨了40% 。
这说明大家不是反感商业,是反感欺骗;不是拒绝变现,是希望钱花得值。
以前靠算法推荐,只要博眼球就能涨粉,但现在算法转向 “信任经济”,你得让观众觉得你靠谱、真诚。
就像董宇辉靠知识带货出圈,李佳琦提倡理性消费,本质上都是在跟观众建立情感连接。
而 “听泉” 们的问题在于,把 “人设” 当成了 摆设 ,却没想着夯实真正的专业底子 。
不过说到底,正如他之前的回复 :“互联网很多身份都是网友给的,网友让咱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不重要。”
况且这个又不需要认证,估计抖音上 99%的人都是乱填的。
当北大头衔被戳破,当鉴宝话术被看穿,剩下的只有一地鸡毛。
可以靠套路红一时,但想长久走下去,得把 “人设” 换成 “本事”,把 “流量” 变成 “留量”。
毕竟在这个时代,网友既能用点赞把你捧上神坛,也能用质疑让你跌落 深渊。
而真正能站稳的,从来都是那些敬畏观众、敬畏内容的人。
在这个五分钟能造神、三句话能塌房的时代,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或许不是哪个主播的巧舌如簧,而是那份对文化的敬畏之心。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为了不失联,请关注下面的备用号,有些精彩内容会发在这个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