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有着9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中国,在边境上有四大界湖。
界湖在国家之间划分领土时,不仅起到了天然维持边境线的作用,更蕴藏着水、鱼类等宝贵的资源。
然而,在和邻国划分界湖时,中国似乎永远是“吃亏更多”的国家,总会把界湖更多的一部分,让给邻国。
那么,我国四大界湖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我国在划分界湖时,屡屡吃亏?
兴凯湖:被强行划给沙俄
最能显示出中国是“吃亏”一方的,莫过于对中俄两国边境线上兴凯湖的划分。
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是中国边境线上最大的淡水湖,面积高达4380平方公里,蓄水量高达153亿立方米。
它的存在不仅起着重要的气候调节作用,湖泊里还生存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鱼翘嘴鲌。
然而,中国却仅占据了这块“风水宝地”的28%,剩余的3030平方公里湖泊,至今在俄罗斯手中。
有关兴凯湖的划分,背后藏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早在宋辽时期,兴凯湖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到清朝时期,整个兴凯湖都被中国收于囊中。
遗憾的是,随着清朝在近代的衰落,沙俄乘虚而入。
1858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署《瑷珲条约》,获得了兴凯湖的南部管理权。
到1860年《北京条约》签署后,沙俄正式取得了兴凯湖近72%的湖域管辖权,兴凯湖从此成为了中俄两国的界湖。
中苏交恶时期,兴凯湖一带曾发生过紧张对峙,之后苏联解体和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出于和平的考虑,多次与俄方就兴凯湖开展和平谈判。
进入21世纪初,中俄两国彻底搁置领土争议,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境纠纷问题,兴凯湖作为中俄两国界湖的地位,被正式确定了下来。
与兴凯湖命运相似的,还有中蒙边境上的贝尔湖。
贝尔湖:中国仅获6%的面积
贝尔湖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总面积615万平方公里。
曾经它在明朝被称作“捕鱼儿海”,明太祖朱元璋组织第六次北伐,明将蓝玉曾一度挥师至此,剿灭北元残余势力,让这片湖泊成为中国的领土。
然而,时至今日中国仅占据贝尔湖近40平方公里的湖域,约占整个贝尔湖的6%,其余的大部分湖域几乎都被如今的蒙古国占据。
图源网络
这样的局面和近代外蒙古独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满清王朝积极推行满蒙联合的政策,因此蒙古族人生活定居的贝尔湖,也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到辛亥革命爆发,中国新旧政权交替,一直试图削弱中国的沙俄乘虚而入,煽动外蒙独立。
尽管外蒙的独立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中国的承认,但在军阀混战的时代,几乎没有任何一支力量尝试收复外蒙。
到1945年雅尔塔会议召开,苏联正式提出要以外蒙独立,作为出兵中国东北的条件。
而这场决定战后远东秩序的国际会议,中国没有得到参与的资格。
抗战胜利后,尽管蒋介石有一百个不情愿,却还是默认了外蒙独立的事实,贝尔湖的大部分区域,也跟着外蒙一同“分家”。
时至今日,外蒙和贝尔湖等地区,仍然发挥着中俄之间“战略缓冲”的作用。
但是,拿原本隶属于中国自己的领土,作为两国之间的战略缓冲,本身就对中国的极不公平。
长白山天池:大部分划给朝鲜
第三个在国内曾引起国民议论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中朝界湖长白山天池的划分。
中朝两国划定界湖,把长白山天池近55%的湖域划给了朝鲜,使朝鲜占据优势。
如果中国在中苏(俄)、中蒙划分边境时,尚可以用“忍辱负重”来解释,为什么划分长白山天池也要“退让”?
中朝两国划分界湖,发生在1962年。
彼时,中国所处的地缘环境极为恶劣——在北方,中苏刚刚经历了决裂时期,两国边境局势十分紧张;而在西南边陲,印度不断袭扰我国藏南地区,蚕食我方边境领土。
在“铁幕般的窒息”下,朝鲜是为数不多对华保持友好的周边国家,中国必须尽力争取。
一方面,这是出于当时国际战略布局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朝鲜民族信仰的尊重。
在朝鲜的民族神话中,长白山天池是他们民族发家起源的地方,如果中国能够在长白山天池问题上给予足够尊重,必将赢得朝鲜全体上下的尊重。
事实证明,中国当时的选择是明智之举,在后续三十余年的冷战时期,朝鲜面对苏联的拉拢,都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的一边,让中国不至于孤立无援。
班公湖:正在同印度商榷
中国的最后一个界湖,是位于中印边境线上的班公湖。
中国对班公湖归属的态度十分强硬,始终坚持它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而印度方面则始终以“麦克马洪线”为由,声称班公湖隶属印度。
从20世纪60年代印度挑起边境冲突,到2021年洞朗对峙,中印两国曾围绕班公湖爆发过两次激烈的边境冲突。
然而,由于藏南地区地处偏远,、后勤困难等因素,印度长期实控班公湖的相当部分地区。
但印度的每一次武装挑衅,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2024年,莫迪政府终于表态,愿意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中印边境纠纷问题。
时至今日,中印两国依旧围绕班公湖的归属问题开展谈判,希望新的谈判中国能争取到有利的结果。
结语
虽然在界湖的划分中,中国似乎屡屡吃亏,但在国际战略的纵横捭阖中,中国始终是最大的赢家。
相信随着国家的日渐强大,昔日离开的故土,终究会回归祖国的怀抱。
参考文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的湖泊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台:最深的湖泊──长白山天池
环球网:2025-04-16:中俄界湖兴凯湖罕见“武开湖” 数米高冰排堆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