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 刑事案件数量仍长期处于高位,占比仅次于民事案件。业内甚至有这样的论断:“未来二三十年的大律师一定非出庭律师莫属,刑辩一定是律师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根据最高检发布《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各类犯罪781919件1117281人。特别是在经济犯罪、网络犯罪、食药环犯罪等领域,新型疑难刑事案件数量已经突破新高。
也就是说,刑事案件数量还是相当多的,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抢”到。
怎么抢?还得靠专业。有人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律师数量将接近或突破90万人。这其中,真正稀缺的是能将理论功底转化为精准辩护的实战能力。根据调研结果可知,80%的当事人选择律师时最看重"精准辩护成功率"而非单纯从业年限。
那么,何为精准辩护?
首先,精准辩护离不开精细化阅卷。辩护律师要逐字逐句研读各类证据材料,分析证据的来源、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通过反复梳理,找出证据之间的矛盾点、漏洞以及可能存在的疑点,为后续的辩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精准辩护还要实现辩点的有效挖掘。所谓辩点,实质就是刑事案件当中隐藏着的事实上、法律上、程序上的问题。所有的辩点,都是为了攻击控方的证据体系、犯罪构成要件体系、程序合法性体系之用。只要击破了其中之一,即可使控方的指控链条断裂,或者减轻当事人的罪责。
辩护律师若能通过阅卷、会见、风险规避等一系列工作,发现对当事人有利的“可辩之点”,便是找到了实现精准辩护的核心打法、刑事辩护的“战略武器”。
邓学平律师代理的多起大案就是精准辩护在辩护方向的完美体现,比如全国关注的连云港药神案(二审大面积改判、减刑),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雷洋非正常死亡案、张扣扣故意杀人、故意毁坏财物案等等。
那么,面对浩如烟海的卷宗和繁杂的辩点,辩护律师究竟该如何应对?是要将所有的漏洞都说出来,还是找出其中的最关键的、进而一击致命?
5月8日—9日晚上20:00,智元法律课堂特邀前资深检察官、上海权典律师事务所主任、斩获十余个无罪案例和众多改判案例邓学平律师做客直播间,分享精细化阅卷和辩点的有效挖掘,以及立案前的风险应对和刑事非诉业务的拓展。
扫码进群免费听直播
在立案前做好风险应对,能够帮助当事人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法律陷阱,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通过专业的法律分析和策略制定,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这不仅体现了法律的预防性功能,也为后续可能的法律程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刑事非诉业务的拓展,则顺应了当今多元化的法律服务需求。在传统刑事诉讼业务之外,非诉业务正逐渐崭露头角。它能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法律服务,帮助他们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稳健前行。
在直播过程中,邓学平律师将分享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前沿的法律理念,通过讲解自身亲办案例,详细讲解立案前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开展刑事非诉业务的有效途径。
此外,除了线上精彩直播课,5月17日—18日(两天一晚),邓学平律师还与国内专注刑法分则研究和讲课第一人陈洪兵老师携手开展第二期“精准辩护集训营”。
本期集训营在汲取第一期刑辩集训营成功经验、以及上百名学员的反馈上全面升级,课程内容设置更为丰富多元,针对“精准辩护”这一核心需求,深度讲解40大重难点、以及100+案例分析,力求教授最新、最前沿、最权威、最实用的实务知识!
▼第一期集训营学员反馈
以上好评,就是本次讲师的口碑!
划重点
01
新增核心模块+庭审技能强化
与第一期“有效辩护集训营”不同,这次课程,两位老师特别强调“精准辩护”的重要性,分别对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体系上做了迭代升级。
新增核心模块
除了思维训练、庭审辩论、辩护策略、文书写作等模块,还首次加入了律师执业中的沟通技能,涵盖与当事人、侦查人员、检察官、法官的沟通要点,强化律师的协调能力。并新增刑事律师的职业发展内容,包括案源开拓、非诉业务拓展、专业化前景及执业风险防控,兼顾技能与生存策略。
庭审技能强化
从法律文书表达到庭前会议,从取证调查到发问质证,从法庭辩论到最后陈述,从各方沟通到辩护策略,讲解中打通每一个环节,不仅增加授课体量,还加强了知识密度。
02
理论深度升级+内容结构细化
以庭审辩论为例,刑事辩护的实践表明,要打动和影响法官,辩护人在整个庭审过程中的辩论活动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辩护人,一定懂得在最适合的时机展开辩论,避开误区的同时还能做到法、情、理相结合。
针对庭审辩论,邓学平老师细分法庭辩论要点,详细讲解三大重点:
证据质证和法庭辩论的区分及统一
法庭辩论需要避开五大误区
逻辑和修辞在法庭辩论中的运用
不仅课程逻辑更加清晰,还极大地提升了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有效提升学员辩论能力。
同时,即便是相同的模块,邓学平老师也将通过新案例、新教学,使本次授课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锻造”,带领学员实现“举一反三”、“一案一策”的实战能力跃迁。适合老学员再次报名。
以下为授课内容对比
扫码报名,抢占席位
扫码咨询领取1000元优惠券
而陈洪兵老师将继续刑法分则的激情讲解。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的罪名。例如,在经济犯罪领域,对于合同诈骗,律师需要深入研究其构成要件,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等具体要素。只有准确把握这些,才能判断案件中的行为是否构成该罪,而不是错误地将其认定为普通的经济纠纷或者其他相似罪名。
同时,不同的罪名在刑法分则中有不同的量刑幅度。以故意杀人罪为例,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师只有通过研究分则中的量刑规定,结合案件中的具体情节,如犯罪手段是否残忍、是否有自首情节、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之后,才能够为被告人争取合理的量刑。
也就是说,刑法分则的学习是刑事律师解决罪行适应、犯罪构成要件的必然之路。
本次授课,陈洪兵老师以法条为切入,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线索,综合运用刑法解释方法,对其构成要件及界限关系展开全面精解。
同时,授课内容也与上次完全不同,内容扩展至23项议题,覆盖刑法解释、共犯理论、犯罪形态等各种复杂问题,帮助学员进一步深化对刑法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扫码报名,抢占席位
扫码咨询领取1000元优惠券
03
刑辩之夜重磅升级
大多数线下课,往往是讲师在台自顾自输出,甚至当讲师语速过快,或者内容深奥时,学员就会产生“认知断层”的错觉,这种症结就在于教学方式的单向灌输,让学员陷入"道理都懂却无从下手"的困境。
为了让大家有物超所值的听课体验,本次线下培训,我们会提前搜集学员实务难题,让两位老师在晚间的“刑辩漫谈”给予自由开放的回答,大家坐在一起平等交流,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
授课结束后,依然为大家保留社群交流,为大家提供高价值的社交链接,只有主动,你就可以认识新朋友与新伙伴。
讲师简介
陈洪兵
国内专注刑法分则研究和讲课第一人;
已独立出版刑法分则专著十部
陈洪兵,国内专注刑法分则研究和讲课第一人,清华大学刑法学博士(师从张明楷教授),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客员准教授(师从前田雅英教授),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检察官学院江苏分院兼职教授,北京观韬(南京)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从事刑法解释学研究。
自2002年以来,已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CSSCI刊物上130余篇,CLSCI刊物上45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30篇,《法学文摘》节选转载2篇。独立出版《共犯论思考》《中立行为的帮助》《公共危险犯解释论与判例研究》《人身犯罪解释论与判例研究》《财产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研究》《贪污贿赂渎职罪解释论与判例研究》《中国式的刑法竞合问题研究》《刑法分则课》《职务犯罪罪名精释与案例百选》《刑法常用百罪精解》《财产犯罪罪名精释与案例百选》《经济犯罪罪名精释与案例百选》《人身犯罪罪名精释与案例百选》《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精释与案例百选》等专著1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中国法学会、省社科基金等课题7项。荣获“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法学一级学科全国共10人);连续两次(2016年、2019年)6年获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高产作者、高引用作者”称号(法学一级学科全国共8人);“法学学科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2017版)“(全国法学一级学科第131名、二级学科刑法学第17名);2015-2017年度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法学创新网CLSCI论文高产作者称号;2015-2019年度连续五届荣获“北大法律信息网十大优秀(影响力)作者”称号;荣获高引用作者称号(2015-2016年发文被2017年引用在法学一级学科全国引用率排名第六);(2006-2018)高校人文社科学者期刊论文排行榜(全国法学一级学科排名第34名,江苏第2名,全国刑法二级学科排名第12名)。
邓学平
前资深检察官
斩获十余个无罪案例和众多改判案例
邓学平,上海权典律师事务所主任,新浪微博2018年度“法治中国影响力人物”,新浪微博2020年度“十大影响力法律大V”,前资深检察官,律师执业后斩获十余个无罪案例和众多改判案例。
代表性案例有: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雷洋非正常死亡案(全国关注);
张扣扣故意杀人、故意毁坏财物案(全国关注);
连云港药神案(全国关注,二审大面积改判、减刑);
某外资知名西点品牌公司总经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央视新闻及海量媒体报道,指控法定刑十五年有期徒,法院判决缓刑);
350亿跨境开设赌场案(央视《今日说法》报道,指控赌资和非法获利被砍掉一半);
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指控法定刑十年以上,检方撤回起诉并做不起诉处理);
某强奸案(被羁押约两年,检方撤回起诉并做不起诉处理);
某寻衅滋事案(两次发回重审,历经八年检方撤回起诉并做不起诉处理);
某征地拆迁被判诈骗案(某省高院再审改判无罪);
某国企总经理近亲属利用影响力受贿案(检察院不起诉);
某私募基金管理人挪用资金案(二审改判无罪);
某民营企业家行贿、滥用职权案(法院判决滥用职权罪不成立,行贿罪改判为单位行贿罪,指控法定刑为十年以上,判决六个月);
如何报名?
培训时间:
2025年5月17日—18日(2天1晚)
培训地点:
中国·广州
扫码报名,抢占席位
扫码咨询领取1000元优惠券
初审:高倩倩
复审:王艺晓
终审:王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