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命运真像一辆失控的车——
你明明按照规则走在路上,偏偏有人逆着方向冲过来,把你撞得粉身碎骨。
5月6日,山东,一起离奇又血腥的车祸震碎了无数人的心。
一辆黑色私家车,突然倒车冲破绿化带,将一辆载着母女三人的电动车当场撞飞。
短短几秒钟,三条人命被推到了生死边缘。
但更让人窒息的,不只是事故本身,而是事后的那些冷血反应和让人绝望的细节。
这一次,究竟是谁的错?又是谁,把别人的人生,一脚踩碎?
先说事故现场。
根据监控视频,还原当时的情形——
马路上,一辆电动车正平稳行驶,后座载着两个小女孩。
太阳很好,路况也没问题,一切都看似平常。
结果,几米外绿化带后,一辆黑色私家车像疯了一样,突然倒车冲出。
没来得及反应,电动车和人一同被撞飞出去数米远。
倒地后,母亲还能微弱挣扎,两个孩子则动也不动。
人行道上,孩子们小小的身体蜷缩着,像被扔掉的布娃娃。
这不是天灾,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人祸。
更残忍的是,事发后,那位制造惨剧的女司机,下车时竟然神态平静,甚至有些冷漠。
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女司机的表现却令人牙痒:
她,到底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差点要了三条人命?
现在,最大的问题来了。
正常行驶的车辆,为什么会突然高速倒车冲出绿化带?
是操作失误?是看手机走神?还是压根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有人说,可能是踩错了油门。
有人说,她可能挂错挡了。
但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
她把车开成了凶器。
而且,绿化带不是摆设,要穿过绿化带撞到对向车道,意味着驾驶员完全失控。
一个成年人,一个领了驾驶证的人,居然能在正常行驶中搞出这种荒唐操作——
是不是该好好查查,她到底有没有资格拿到驾照?
很多人看到视频后,第一反应是心疼母女三人。
确实,她们是受害者。
但冷静下来,我们也必须问一句:
母亲,作为成年监护人,真的尽到全部的安全义务了吗?
——没有。
三人共乘一辆电动车,严重超载;
母亲和两个孩子全都没有戴头盔;
电动车速度不慢,却完全无防护。
如果当时佩戴了标准头盔,哪怕被撞,也许孩子们还有更大生还概率。
如果遵守规定,不超载,也许还能争取一点生存空间。
事故是对方导致的,但后果的严重性,与自己安全意识的缺位,密切相关。
所以,这起悲剧中,女司机负主要责任,但母亲的失守,同样令人痛心。
更让人寒心的,是事发后的路人反应。
视频中,有人第一时间冲向了车,去查看车辆损伤情况;
而倒在血泊中的三个生命,却无人顾及。
这是什么?
是冷漠,是麻木,是对生命价值的失去敬畏。
网络上一片骂声:
“三个人倒地不起,你们第一反应居然是心疼车?”
“车可以修,人命没了怎么办?”
“这就是我们的社会现实,凉透了。”
的确,社会的温度,往往在危机时刻被看得一清二楚。
这场车祸,留下的教训,不该只停留在一阵感慨上。
它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三件事:
① 开车不是玩游戏,驾驶员必须对方向盘负全责。
特别是女性司机,社会刻板印象更重,每一个失误,都会被无限放大。谨慎驾驶,不只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
② 骑车出行,请戴好头盔,遵守规则,不要拿命去赌侥幸。
不超载,不超速,不逞强。
哪怕是100米的路,意外只需一秒钟。
③ 遇到事故,先救人,别让冷漠成为压倒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车坏了可以修,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有人说,车祸猛于虎。
可在现实里,猛的从来不是车祸,是人的麻痹和侥幸。
倒车的女司机,付出了惨痛代价;
骑车的母亲,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
而社会,在每一次事故之后,都要再多埋葬几份悔恨。
愿这次事故中的母女三人,能安然渡过难关。
愿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记住今天的血和泪。
因为,明天的那个新闻头条,最好永远不要有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