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民调机构进行的一项最新民调显示,59%的民众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恶化了美国经济状况,这一比例较3月份的51%有所上升。调查还发现,美国人对本国经济状况普遍不满,对白宫新贸易政策缺乏热情。60%的民众称特朗普政策提高了所在社区生活成本,仅12%的民众认为其政策有助于降低物价。此外,仅有34%的美国人对经济持乐观态度,29%的人感到悲观,37%的人表示担忧。

全球化智库(CCG)报道,聚焦“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应对之策——中美竞合之道与再全球化大趋势”主题,中宏论坛第六十场在线研讨会圆满召开。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原国务院参事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他表示,特朗普政府发起关税战的目的之一是在与中国谈判中获取最大利益。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些较易达成的问题入手促成合作。例如,在芬太尼问题上,我们可以与美方展开协商,共同打击跨国贩毒行为。通过这些合作,我们可以为中美经济对话创造更多机会,为双方关系的缓和奠定基础。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一百天,却被美国民众评为80年来最糟糕的总统,可他并不在意,又定下下一个百日计划,这一次,特朗普没提中国一个字。白宫官员透露,在下一个100天里,特朗普会把重点放在贸易谈判和俄乌问题上,此外,他还计划继续埋下更多的“鱼雷”。从白宫目前透露的消息来看,与第一个百日计划相比,在对华问题上特朗普似乎低调了一些,这一次竟然全程没有提到中国一个字。



特朗普(资料图)

曾任美国总统高级经济顾问、现任纽约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的劳伦斯·怀特指出,特朗普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违背了基本经济原则。“各国应专注于最具效率的产业,通过贸易互补优势。关税只会推高成本,削弱福祉、收入与财富。这不仅未能实现双赢,反而导致多方受损。”在全球供应链高度互联的背景下,业内人士和专家普遍担忧,持续升级的贸易壁垒将对经济复苏和消费者福利产生长期负面影响。他们呼吁政府采取更加理性、可持续的经济政策以减缓冲击。

贸易战的双刃剑效应。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直接引发了中美贸易战。这场贸易战对美国而言主要导致通胀压力,而中国则面临就业压力。双方都在通过补贴等政策手段来缓解这些压力,但长期来看,贸易战对两国经济都将造成不利影响。就业与通胀的较量。中美之间的较量主要体现在就业与通胀上。中国需要关注贸易战对低端制造业就业的影响,而美国则需应对通胀带来的经济压力。这种较量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涉及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

美国人口普查局周二发布的初步贸易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的贸易逆差激增140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1620亿美元。据悉,贸易逆差激增的原因是企业纷纷在特朗普政府推出一系列“对等关税”前囤积物资。上述数据超过了彭博社对经济学家的调查中所有预测值,表明贸易对一季度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的拖累。当月,美国的进口增长了5%,达到3427亿美元,主要由消费品推动,这很可能是由于企业急于在美国实施大规模关税之前“抢跑”进口商品;同时,非货币黄金的进口也推高了整体进口额。



中美贸易(资料图)

彭博社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预测,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增速将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2.4%大幅放缓至0.4%。贸易逆差将成为其最大的拖累,因为企业在特朗普政府提高关税之前竞相采购进口商品,消费者也争相购买可能因关税而价格上涨的商品。报道指出,这是近三年来的最低增长率。此外,由于金融市场对经济前景高度敏感,GDP增速接近停滞可能会加剧人们对潜在经济衰退和就业市场崩溃的担忧。经济学家调查显示,预计今年前三个季度,美国GDP增速都将低于1%,私人投资也将萎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