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新网原创】
都说商用车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晴雨表”,2005~2009年的市场波动更是将这一特性展露无遗。
这五年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国家政策的调控相互交织,让行业如同坐上过山车般起伏不定。与此同时,企业层面的破产、并购、合资建厂等不断上演,不仅深刻影响着当时的市场格局,更为商用车产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关键伏笔。
以下为2005~2009年的商用车行业大事件,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激荡的五年。
2005年大事记
1、金龙客车获得销往欧洲通行证
2005年3月,金龙客车全面通过英国商用汽车质量(VCA)认证,获得了销往欧洲的通行证,成为当时国内惟一一家获得此认证的客车生产企业。
2、重型柴油车开始实施国二标准
2005年9月1日起,重型柴油车开始实施国二排放标准。
3、北京二汽破产
11月,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负债1.4亿宣告破产,该企业曾是中国最早生产轻型汽车(130系列)的企业,曾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4、东风汽车上市
12月7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H股股票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东风集团股份的成功上市,不仅使其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也是2005年全球汽车行业最大IPO(国际公开发售)项目。
5、第一代格尔发产品上市
2005年,第一代格尔发(M系)面世,集成了欧洲和韩国现代的技术优势,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2006年大事记
1、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实施
1月1日,开始实施《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新办法对车辆购置税的申报、退税、税款征收、完税证明的管理以及档案资料的管理,做出明文规定。
2、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成立
4月,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在济南举行成立仪式,标志着中国重汽完善创新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品牌统一战略,取得了新的突破。
3、东风天龙上市
5月18日,东风商用车推出全新“天龙”系列重卡,车型采用雷诺技术平台,标志着国产重卡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
4、交强险登上历史舞台
7月1日,开始实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条例》规定,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增加了一个强制险种——交强险。
5、东风康明斯首次以合资方式进入康明斯研发体系
8月8日,由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和康明斯公司出资45%和55%成立的东亚发动机研发中心在武汉正式挂牌,这是东风康明斯首次以资本合作的方式进入康明斯的全球技术研发 体系。
6、上汽依维柯成立
8月23日,上汽股份与意大利依维柯公司合资成立上汽依维柯商用车投资公司,简称“上汽依维柯”。
7、首届中国国际卡车节油大赛在京启幕
9月6日至9月18日,“首届中国国际卡车节油大赛”在北京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举行,首开卡车行业节油测试先河。
8、南京依维柯和跃进合并
9月14日,南汽集团公司与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依维柯公司举行签字仪式,宣布南京依维柯与跃进商用车公司合并。
9、中国商用车首次参展汉诺威
10月12日,中国商用车首次参加海外的国际性车展。安徽华菱集团和江苏中大集团的卡车和客车,参加第61届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
10、福田康明斯成立
10月19日,北汽福田与康明斯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合资合同,双方将以50:50的比例共同组建合资企业。
11、斯堪尼亚海格品牌诞生
苏州金龙海格与瑞典斯堪尼亚开启合作,联手打造“斯堪尼亚海格”双品牌豪华车。
2007年大事记
1、上汽依维柯红岩成立
6月5日,上汽集团、意大利依维柯与重庆红岩合资成立“上汽依维柯红岩”,整合资源进军中高端重卡市场。
2、国三排放标准实施
7月1日,全国正式实施国三排放标准,商用车需搭载电控发动机和尾气后处理技术,推动行业技术升级。
3、解放J6重卡平台产品上市
7月15日,解放第六代产品J6高端重卡下线,这是一汽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产品,它成功实现了解放品牌自主核心技术与当代国际水平的全面接轨,代表中国高端重卡技术的突破。
4、中国重汽香港上市
11月28日,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筹集资金90.4亿港元,这是中国制造业第一只红筹股在港上市。
5、上汽正式并购南汽
2007年,上汽集团与南汽母公司跃进集团签署协议,正式并购南汽,这是当时国内汽车行业最大的一起并购。
6、广汽日野正式成立
12月,由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日野汽车公司共同组建的广汽日野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8年大事记
1、东风天锦上市
4月18日,东风天锦正式上市,这是东风商用车推向市场的新一代中卡平台,适合城市和省际货物运输。
2、“四万亿计划”推出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在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经济界将之简单概括为“四万亿计划”。受此拉动,重卡市场在这个期间出现了爆发性增长。
3、中国重汽收购大同变速箱
11月,中国重汽集团与山西大齿集团战略重组暨股权划转协议签字仪式举行,此举完善健全了中国重汽零部件产业链条。
4、首个新能源产业基地落户北京
12月28日,我国首个新能源产业基地落户北京,活动当日成立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十余家企业和知名高校纷纷响应。
5、工信部通过载质量系数整顿自卸车公告
工信部加大对自卸车的公告整顿并发文,2008年12月31日后,载质量系数不符合法规要求的公告型号不再允许生产;2009年6月30日起,载质量系数不符合法规要求的公告型号不再允许销售,对当时的自卸车相关企业产生较大影响。
2009年大事记
1、燃油税替代养路费
1月1日,国家开始正式开征燃油税替代养路费、客运附加费等多项行政收费。
2、北汽福田和戴姆勒签署合作协议
1月29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戴姆勒股份公司在德国柏林签订《商用车合作协议》。
3、京华退出公交领域
5月,京华决定退出公交车领域,不再生产公交车,福田欧V接手京华有效资产。
4、 刺激车市政策频发
5月19日,中央财政将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从10亿元增加到50亿元,扩大补贴范围,增大补贴力度。同年有汽车下乡等政策。
5、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发布
6月25日,工信部对外公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并于7月1日起施行。
6、福田康明斯在京投产
7月,福田康明斯发动机公司在北京正式投产,主要生产轻型、中型和重型柴油发动机。
7、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开启长期合作
7月16日,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将与德国曼在技术和资本层面进行长期战略合作。
8、第一辆大运重卡下线
9月25日,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第一辆重卡“大运一号”下线。
9、机动车开始贴黄绿标
10月1日起,《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规定》实施,机动车统一要贴黄、绿标。
10、2009年第1000万辆汽车在长春一汽诞生
10月20日,第1000万辆中国汽车在长春一汽下线,中国从此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迈进年产千万辆行列的汽车产销大国。
11、金旅获欧盟自由销售资格
10月26日,金旅首获欧盟整车型式新认证证书,可在欧盟自由销售。
12、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11月1日起,《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13、上海率先实施国四标准
11月1日起,上海率先提前对轻型汽油车、公交、环卫、邮政车辆实施国四标准。
14、中国重汽与沃尔沃提前终止合作
11月,沃尔沃集团与中国重汽合作的华沃项目终止,也意味着沃尔沃集团与中国重汽原定30年的合作提前终止。
小结:
2005~2009年的商用车行业,用五年的“折腾”完成了一次深度的自我革新。破产的哀鸣、并购的喧嚣、合资建厂的蓬勃,在这短短五年里轮番上演,看似“折腾”的背后,实则是一个行业迈向成熟的必经蜕变,为商用车行业下一阶段的发展埋下了新的种子,指引着中国商用车产业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破浪前行。
如果对此品牌车型感兴趣,请扫码